题宛溪馆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3:47:35诗人:李白 |  朝代: 唐代 |  16

吾怜宛溪好,百尺照心明。
何谢新安水,千寻见底清。
白沙留月色,绿竹助秋声。
却笑严湍上,于今独擅名。

作者介绍

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暠九世孙。或曰山东人,或曰蜀人。白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初隐岷山,益州长史苏颋见而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可比相如。”天宝初,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明皇,召见金銮殿,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酒徒饮于巿。帝坐沈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颒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常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鞾。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輙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乃浪迹江湖,终日沈饮。永王璘都督江陵,辟为僚佐。璘谋乱,兵败,白坐长流夜郎,会赦得还。族人阳冰为当涂令,白往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文宗时,诏以白歌诗、裴旻劒舞、张旭草书为三绝云。集三十卷,今编诗二十五卷。

作品评述

《题宛溪馆》是一首唐代李白创作的诗词。诗意描绘了宛溪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这个地方的喜爱和赞美。

诗中描述了宛溪的清澈和明亮,用“百尺照心明”来形容宛溪水清澈见底。作者提到新安水,是在赞美宛溪与新安水相比,更加美丽出色。

诗中还描绘了宛溪的美景。白沙反映出月光的明亮,绿竹则增添了秋天的声音和气息。整个景色如诗如画,美不胜收。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宛溪的喜爱和自豪。作者笑着说,宛溪上的急湍瀑布与现在的景色相比,已经独占了美名。这也暗示了宛溪的美景是与时俱进的,值得赞美和珍视。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我喜爱宛溪的美景,水清亮可见百尺之远。
又何须感谢新安水,千寻之深仍能见底清。
白沙余下月色的明亮,绿竹助我秋声的韵味。
我笑看宛溪上的险滩,迄今仍享有独占的美名。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宛溪的美景,抓住了宛溪清澈、明亮的特点,并通过对月光和秋声的描绘表达了宛溪的美丽。诗人以自豪的态度,表达了对宛溪美景的喜爱和珍视。这首诗词展示了李白敏锐的感知力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ti-wan-xi-guanvz5.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