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江树冷萧萧,溪上僧归倚画桡。
谁为秋风乘兴去,松窗先听富阳潮。
作者介绍
叶清臣(1000─1049) 北宋名臣。字道卿,长洲人(今苏州市)。天圣二年(1024)榜眼。历任光禄寺丞、集贤校理,迁太常丞,进直史馆。论范仲淹、余靖以言事被黜事,为仁宗采纳,仲淹等得近徙。同修起居注,权三司使。知永兴军时,修复三白渠,溉田六千顷,实绩显著,后人称颂。著作今存《述煮茶小品》等。皇祐元年卒,年五十(一作四十七)。《宋史》、《东都事略》有传。《全宋词》录其词一首。
叶清臣的名人关系
叶清臣与叶梦得(1077~1148)之关系,在叶梦得的《石林燕语》中自称叶清臣为曾叔祖。此可从另书《叶姓史话》(江西人民出版社)佐证:
叶逵(赠刑部侍郎)~叶元辅~叶 纲~叶羲叟~叶 助~叶梦得~。
叶逵(赠刑部侍郎)~叶元参~叶清臣~叶增叟~叶 虑~叶梦庚~。
注:羲叟,有的书作义叟(可能因义的繁体义形似致误)。叶虑,有的书作叶摅。
作品评述
《题溪口广慈寺》是宋代叶清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云中江树冷萧萧,
溪上僧归倚画桡。
谁为秋风乘兴去,
松窗先听富阳潮。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景色。江边的树木在云中凋零,风声凄凉。一位僧人依靠着画船,顺着溪流归寺。诗人问道,是谁在秋风的陪伴下,愉快地离开了这里?松窗早已倾听富阳潮声。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词语表达了秋天的寂寥和离愁。首句以形容词"冷萧萧"描绘了江树的凄凉状态,寓意着秋天的凋零和无常。第二句以"僧归倚画桡"形象地描绘了一位僧人乘船归寺的情景,画船作为一种意象,增添了诗意的艺术感。第三句以反问的方式,表达诗人对离开者的好奇和羡慕之情,秋风作为自然的陪伴者,暗示了离别的情感。最后一句"松窗先听富阳潮"以松窗和潮声作为景物的象征,意味着诗人对故乡或离别之地的思念和留恋。
整首诗运用了简练的语言和意象的交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离别和故乡的思念之情。这首诗既展示了宋代文人的感伤情怀,也呈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之美,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