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泉溅禅石,瓶注亦生苔。
海上山不浅,天边人自来。
长年随桧柏,独夜任风雷。
猎者闻疏磬,知师入定回。
作者介绍
方干,字雄飞,新定人。徐凝一见器之,授以诗律,始举进士。谒钱塘太守姚合,合视其貌陋,甚卑之。坐定览卷,乃骇目变容。馆之数日,登山临水,无不与焉。咸通中,一举不得志,遂遯会稽,渔于鑑湖,太守王龟以其亢直,宜在谏署,欲荐之,不果。干自咸通得名,迄文德,江之南无有及者。殁后十余年,宰臣张文蔚奏名儒不第者五人,请赐一官,以慰其魂,干其一也。后进私謚曰玄英先生,门人杨弇与释子居远收得诗三百七十余篇,集十卷。今编诗六卷。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
题雪窦禅师壁
飞泉溅禅石,
瓶注亦生苔。
海上山不浅,
天边人自来。
长年随桧柏,
独夜任风雷。
猎者闻疏磬,
知师入定回。
诗意:
这首诗是作者方干题写雪窦禅师的墙壁。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禅师墙壁上的景色和状况。诗人说,墙壁上水泉飞溅,瓶子里波浪也滋生了苔藓。墙壁上的景色仿佛海上的山峰,极其壮丽。人们自发地前来寻找禅师。禅师长年寂寞,只有桧柏为伴,独自一人面对风雷的呼啸。有时猎人听到敲击的钟声,知道禅师已经入定回来。
赏析:
这首诗以简单明了的语言描绘了禅师生活的孤独和冷静。墙壁上的水泉、瓶子里的苔藓,以及海上山峰般壮丽的景色,都显示了禅师与众不同的境界。禅师与大自然融为一体,长年孤寂,但却能自然而然地面对风雷,达到深层次的冷静与心静。整首诗以禅师入定回来的描写作为结尾,表明禅师在长时间的冥想和参悟之后,达到了超凡脱俗的境界。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明确的意象,展现了禅宗的修行境界和禅师的超然境界。诗人用深情而恭敬的笔调,表达了对禅师的崇敬和景仰之情。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ti-xue-dou-chan-shi-bi-yi-zuo-zeng-xue-dou-f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