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杨诚斋南海集二首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16:05:29诗人:袁说友 |  朝代: 宋代 |  8

诗以变成雅,骚以变达意。
变其权者徒,中有至当义。
水清石自见,变定道乃契。
文章岂无底,过此恐少味。

作者介绍

袁说友(一一四○~一二○四),字起巖,号东塘居士,建安(今福建建瓯)人。侨居湖州。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溧阳簿。歷主管刑工部架阁文字、国子正、太常寺主簿、枢密院编修官、秘书丞。淳熙间,知池州(《宋会要辑稿》瑞异二之二五)。改知衢州。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由提点浙西刑狱改提举浙西常平茶盐(《金石补正》卷一一六)。二年,知平江府(《宋会要辑稿》食货七○之八三)。三年,知临安府(同上书刑法四之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迁户部侍郎(《宋史》卷一七五),权户部尚书。三年,爲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一)。召爲吏部尚书兼侍读,出知绍兴府兼浙东路安抚使。嘉泰二年(一二○二),同知枢密院事。三年,迁参知政事(《宋史》卷三八、二一三)。寻加大学士致仕。四年卒,年六十五。有《东塘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卷。事见本集附录《家传》。 袁说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其中诗七卷)爲底本。酌校《永乐大典》残本。馆臣漏辑诗十二首,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题杨诚斋南海集二首》是宋代袁说友创作的一首诗词。诗词以变化转化为雅致,以古代文人的骚逸风格表达思想意境。在作品中,袁说友探讨了文学的变化与发展,以及诗词创作的要义。

这首诗词通过对文学创作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于"变"与"雅"之间关系的见解。作者认为,只是追求变化而变化的人是没有真正权威的,变化中必须有至当的道义。水的清澈和石头的自然呈现是变化的定律,而只有遵循这样的规律,才能真正达到创作的精髓。文章的境界是没有底限的,但如果满足于表面的变化,恐怕会失去深味和内涵。

这首诗词通过雅致的语言和深入的思考,传达了作者对于文学创作的理解和追求。它提醒我们,追求变化和创新是必要的,但变化必须建立在道义和内在价值的基础上,才能真正产生深远的意义。同时,它也警示文人不能满足于表面的变幻,而是要追求更高的境界和内涵。

这首诗词以其深邃的思想和优美的表达方式,展示了袁说友作为一位文人的才华和智慧。它在宋代文学中具有一定的地位,也是袁说友作品中的代表之一。通过阅读和赏析这首诗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学的特点和价值观,同时也能从中汲取一些关于创作和生活的启示。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ti-yang-cheng-zhai-nan-hai-ji-er-shou.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