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寂常居常寂里,年年月月是空空。
阶前未放岩根断,屋下长教海眼通。
本为入来寻佛窟,不期行处踏龙宫。
他时忆著堪图画,一朵云山二水中。
作者介绍
曹松,字梦徴,舒州人。学贾岛为诗,久困名场。至天復初,杜德祥主文,放松及王希羽、刘象、柯崇、郑希颜等及第,年皆七十余,时号五老牓。授祕书省正字。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曹松,字梦徴,舒州人。学贾岛为诗,久困名场。至天復初,杜德祥主文,放松及王希羽、刘象、柯崇、郑希颜等及第。年皆七十余,时号五老牓。授祕书省正字。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曹松字梦徵,舒州人。为诗宗贾岛,深入幽境,然无枯淡之癖。初在建州依李频。眧宗光化四年,礼部侍郎杜德祥下与王希羽、刘象、柯崇、郑希颜皆七十余始及第,时号五老榜,为秘书曲校书郎。补诗一首。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 在昭州山寺里,有一位常寂上人,他经常居住在寂静的地方。年复一年,月往复来,心中总是空虚的。山寺的台阶还未铺满石头,屋子下面长满了海水,海水映照出寺庙的眼睛。本来是为了修行来到这里,没想到却走进了龙宫。回想起来的时候,真希望能画出这个美景,一朵云在山上,两条水流在它中间。
诗意和赏析:这首诗以描绘昭州山寺中的景物为主线,通过对常寂上人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心灵的宁静和空灵。诗中的常寂上人居住在寂静的山寺中,每天过着空虚的生活,年月如梭,时间流逝。诗中描绘的山寺景色深邃而寂静,展示了山寺的凄美和庄严,台阶未被铺石,屋下清澈的海水仿佛是对上人无欲无求的生活方式的隐喻。而最后的云山和两条水流,则是对这个美景的提问和期许,希望能将这美景永久地留存于画中。整首诗意境优美、深邃,表达了对清宁、心灵安宁的向往,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ti-zhao-zhou-shan-si-chang-ji-shang-ren-shu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