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周廉彦所收李甲画三首二雁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18:46:26诗人:晁补之 |  朝代: 宋代 |  25

雁网罗无限稻粱微,怜尔冥冥亦庶几。
戏鸭眠凫满中沚,衡阳无意更南飞。

作者介绍

晁补之(一○五三~一一一○),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调澶州司户参军。召试学官,除北京国子监教授,迁太学正。哲宗元祐初,召试学士院,以秘阁校理通判扬州,迁知齐州。与黄庭坚等并称苏门四学士。绍圣元年(一○九四),坐党籍累贬监信州酒税。徽宗即位,召爲着作佐郎,擢吏部郎中。出知河中府,徙湖州、密州。崇宁间党论復起,奉祠禄居家,葺归来园,慕晋陶潜爲人。大观四年起知达州,改泗州,卒于任,年五十八。有《鸡肋集》七十卷。事见《柯山集拾遗》卷一二《晁无咎墓志铭》,《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晁补之诗,以明崇祯诗瘦阁仿宋刊本(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明光泽堂抄本(简称光本,藏北京图书馆)、涵芬楼藏明蓝格抄本(简称涵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题周廉彦所收李甲画三首二雁》是晁补之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雁网罗无限稻粱微,
怜尔冥冥亦庶几。
戏鸭眠凫满中沚,
衡阳无意更南飞。

诗意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画中的景象,主题是雁和鸭。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动物的自由。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思考。

赏析:
诗的开头,“雁网罗无限稻粱微”,描绘了一张无边无际的雁网捕捉到了稻粱微小的食物。这里雁网象征着人类对自然界的束缚和控制,而稻粱微小则显示了雁的生存境况艰难。接着,“怜尔冥冥亦庶几”,表达了诗人对这些被捕获的雁的同情之情,他意识到它们的生活并不容易,也许在冥冥之中也有着类似人类的苦恼。

下半节,“戏鸭眠凫满中沚,衡阳无意更南飞”,描绘了一群鸭子在中沚(水塘)中嬉戏玩耍,而凫则是指野鸭。这里衡阳指的是当时的地名,意味着这个地方的景色宜人,让鸭子们心满意足,没有再南飞的意愿。整个诗词通过对雁和鸭的描绘,暗示了自然界的自由与美好,与人类的束缚形成鲜明的对比。

晁补之的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质朴的文字,表达了对自然界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思考。诗中的雁和鸭成为了诗人表达自由和美好的象征,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首诗词给人以静谧和思考的感觉,引发读者对生命和自然界的思考。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ti-zhou-lian-yan-suo-shou-li-jia-hua-san-shouhyi.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