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紫阳观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20 14:50:44诗人:徐铉 |  朝代: 唐代 |  24

南朝名士富仙才,追步东卿遂不回。
丹井自深桐暗老,祠宫长在鹤频来。
岩边桂树攀仍倚,洞口桃花落复开。
惆怅霓裳太平事,一函真迹锁昭台。

作者介绍

徐铉(九一七~九九二),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早岁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又与弟锴并称“二徐”。仕南唐,累官至吏部尚书。入宋,爲太子率更令。太宗太平兴国初,直学士院。八年(九八三),出爲右散骑常侍,迁左常侍。淳化二年(九九一),以庐州女僧道安诬陷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三年,卒于邠州,年七十六。着有文集三十卷,又有《稽神录》(一说出于门客蒯亮之手)、《质疑论》等。《宋史》卷四四一有传。 徐铉诗今存七卷,见于三十卷本《徐公文集》(一名《骑省集》)卷一、卷二、卷三、卷四、卷五、卷二一、卷二二。今以《四部丛刊》影印清黄丕烈校宋本(《徐公文集》三十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骑省集》三十卷,简称四库本)、《四部备要》排印宋明州本(《骑省集》三十卷,简称备要本)、徐乃昌影宋重刊本(《徐公文集》三十卷,简称徐本),参校《全唐诗》(中华书局排印本)、《玉壶清话》(中华书局排印本)所收诗。并从《东轩笔录》(中华书局排印本)等录得集外诗,编附卷末。

作品评述

题紫阳观

南朝名士富仙才,追步东卿遂不回。
丹井自深桐暗老,祠宫长在鹤频来。
岩边桂树攀仍倚,洞口桃花落复开。
惆怅霓裳太平事,一函真迹锁昭台。

译文:
在紫阳观上题字

南朝的名士富仙才,追随东卿而不再回。
丹井自然而深,桐树黯淡老去,祠宫长久地迎接飞鹤。
岩边的桂树依然攀爬倚靠,洞口的桃花凋落又重新开放。
感叹人们长久以来都处在太平盛世中,将一箱珍贵的文物存放在昭台上。

诗意:
这首诗是唐代徐铉创作的,描述了南朝时期的名士富仙才在紫阳观上写下字的情景。富仙才是东晋时期的名士,他追随着东卿走遍许多地方,但最终未能回来。诗中还描绘了丹井、桐树、祠宫、鹤、岩边的桂树、洞口的桃花等景物,表现了时光流转、世事变化的无常性。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太平盛世的思念和对珍贵文物的保护之情。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名士的经历,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世事变化的感慨和对太平盛世的向往。丹井、桐树、祠宫、鹤、桂树、桃花等景物都是意象丰富且富有象征意义的元素,凸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诗用意境深远、意蕴丰富的语言描绘了南朝时期名士的情感和幽深寂寞的心境,展现了徐铉的才思和感慨之情。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ti-zi-yang-guan.html

相关文章

每日一诗

游洞霄
陈宗古
闲访洞霄宫,幽奇景莫穷。溪山虽极远,岩穴自相通。若不寻尘外,无由到此中。高真在何处,笑我白头翁。
诗词赏析 >

每日成语

年深日久
形容时间久远。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