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阙山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15 01:17:21诗人:杨备 |  朝代: 宋代 |  18

牛头天际碧凝岚,王导无稽示妄谈。
若指远山为上阙,长安应合指终南。

作者介绍

杨备,字脩之,建平(今安徽郎溪)人(《两宋名贤小集》卷二四一谓系亿之弟,但亿爲福建浦城人,籍贯不一,俟考)。仁宗天圣中知长溪县,明道初知华亭县,因爱姑苏风物,遂家吴中。庆历中以尚书虞部员外郎分司南京(《吴都文粹》卷一○、《景定建康志》卷四九《儒雅传》)。杨备尝效白居易体作《我爱姑苏好》十章,又作《姑苏百题》、《金陵览古百题》,各注其事于题下,成集行世,已佚。《两宋名贤小集》卷二四一有杨备《萝轩外集》一卷,存诗十七首。卷三六一又有杨脩题咏金陵的《六朝事迹杂咏》三十八首,其中七首与《萝轩外集》所收相同。查宋张敦颐《六朝事迹编类》光绪十三年宝章阁仿宋绍兴府学十四卷刊本,可知《六朝事迹杂咏》系从《六朝事迹编类》中辑出,杨脩实爲杨脩之之误。 杨备诗,今从《吴郡志》、《吴都文粹》、《六朝事迹编类》、《景定建康志》等书中共录一百一十五首,编爲二卷。

作品评述

《天阙山》

牛头天际碧凝岚,
王导无稽示妄谈。
若指远山为上阙,
长安应合指终南。

中文译文:

牛头遥望天际,碧蓝云雾凝聚。
王导胡言乱语,毫无根据妄议。
若将远山比作高峰,长安城应指向终南。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杨备对于王导虚假言论的批评,同时以远山和长安来象征权力和治理。诗中借用天阙山来比喻远山,牛头为远山轮廓的隐喻。王导的言论被指称没有根据,是胡说八道。作者认为如果将远山比作高峰,则长安城应当指向终南,暗指王导对于远山的错误归类。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批评态度。诗中使用了象征手法,将远山比作天阙山,并以牛头隐喻其轮廓。通过这样的比喻,作者巧妙地传递了对王导言论的质疑和不满。整首诗节奏流畅,用字简练,给人一种明快的感觉。

诗中还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政治的关注,以及对于权力滥用的批判。作者通过诗词,间接地表达了自己对于政治腐败现象的不满,同时呼吁更加理性和客观的言论。这首诗词虽然字数较少,但通过简练的语言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作者的批评态度,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深度。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tian-que-shan.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