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陈逸人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7 05:39:21诗人:崔道融 |  朝代: 唐代 |  10

绝粒空山秋复春,欲看沧海化成尘。
近抛三井更深去,不怕虎狼唯怕人。

作者介绍

崔道融,江陵人。唐末诗人。以征辟为永嘉(今浙江省温州市)令。累官至右补阙。后避居于闽,因号“东瓯散人”。与司空图为诗友,人称江陵才子。工绝句。僖宗乾符二年(875年),于永嘉山斋集诗500首,辑为《申唐诗》3卷。另有《东浮集》9卷,当为入闽后所作。

崔道融的诗歌特点

  擅长作诗,与司空图、方千结为诗友。存诗80首,皆为绝句。其中一些作品较有社会意义,如《西施滩》否定“女人祸水”的传统观念,为西施鸣不平,诗曰:“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田上》写农民冒雨夜耕的辛劳。《寄人》、《寒食夜》等诗亦为佳作。崔道融的诗作和罗隐一样,流传的不多。其风格或清新,或凝重,比较多样。其中《牧竖》一诗流传较广。

崔道融的生平

  崔道融,生卒年待考。唐代诗人。自号东瓯散人。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乾宁二年(895年)前后,任永嘉(今浙江省温州市)县令,早年曾游历陕西、湖北、河南、江西、浙江、福建等地。后入朝为右补阙,不久因避战乱入闽。僖宗乾符二年(875年),于永嘉山斋集诗500首,辑为《申唐诗》3卷。另有《东浮集》9卷,当为入闽后所作。与司空图、方干为诗友。《全唐诗》录存其诗近八十首。

作品评述

《天台陈逸人》中文译文:
绝粒空山秋复春,
欲看沧海化成尘。
近抛三井更深去,
不怕虎狼唯怕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崔道融创作的作品,描述了一个人在天台山上的境遇和心态。诗人以山的孤峻空旷来形容这个人,他已经远离尘嚣,置身于无人的山野之中。不论是秋天还是春天,他都感受到了山的宁静与寂寞,时间的推移对他来说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然而,他内心深处渴望着可以目睹沧海变成尘土这样的奇观,这种愿望显示了他追求超凡脱俗、远离尘世的心愿。

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这个人离开了三井,进一步远离了世俗的忙碌和纷争。三井是指古时的水井之一,有象征繁忙和纷扰的意味。他离开这里,进入了更加深远的地方,对外界的欲望和干扰更加不屑一顾。他不再害怕虎狼的威胁,因为这些是他在山野中可以处理的问题,而他唯一担心的是人,这里指的是社会上的事务和人情报复。他希望可以远离人类的纷扰,追寻内心真正的宁静和自由。

这首诗流露出了崔道融追求自由和远离尘世的心愿,通过描绘天台陈逸人的生活状态和思考,传达了他对境遇的反思和追求内心世界的渴望。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清新的意境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思考,展现了唐代士人对追求宁静和远离尘嚣的向往。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tian-tai-chen-yi-ren.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