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灯杖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17 22:38:20诗人:骆宾王 |  朝代: 唐代 |  25

禀质非贪热,焦心岂惮熬。
终知不自润,何处用脂膏。

作者介绍

骆宾王,义乌人。七岁能属文,尤妙于五言诗,尝作《帝京篇》,当时以为绝唱。初为道王府属,歷武功主簿,又调长安主簿。武后时,左迁临海丞,怏怏失志,弃官去。徐敬业举义,署为府属,为敬业草檄,斥武后罪状。后读之,矍然叹曰:“宰相安得失此人?”敬业事败,宾王亡命,不知所终。中宗时,诏求其文,得数百篇,集成十卷,今编诗为三卷。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
挑灯杖
质性无贪热,焦急心难受。
结果不自然,何处用脂膏。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内心的焦急和不满足的状态。作者通过比喻生活的经验,表达了一个人在追求某种目标或欲望实现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种种困难和阻碍,虽然付出了努力,但结果却并不如意。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词句传达了作者对于人生不顺遂的思考。诗中以“禀质非贪热”来形容自己的本性并不热烈,意味着作者并不急切地追求权力或物质财富。然而,接下来的两句“焦心岂惮熬,终知不自润”则揭示了作者内心的焦虑和不满足。作者愿望得到实现的希望与现实中的困境形成鲜明的对比。最后一句“何处用脂膏”则以借代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的心境无能为力的无奈之情。

整体上,这首诗以简短的语言刻画了一种内心的焦虑和不满,在浅显的表达中蕴含着对于人生追求与现实矛盾的深刻思考,使读者在阅读之余,不禁思考自己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体会到生活中的困惑与挣扎。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tiao-deng-zhang.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