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堪朔塞胡关曲,又是秋天雨夜闻。
青冢葬时沙莽莽,乌孙愁处雪纷纷。
知君怕病推辞酒,故遣琵琶劝谏君。
作者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作品评述
《听琵琶劝殷协律酒》是唐代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何堪朔塞胡关曲,
又是秋天雨夜闻。
青冢葬时沙莽莽,
乌孙愁处雪纷纷。
知君怕病推辞酒,
故遣琵琶劝谏君。
诗意:
这首诗以唐代北方边塞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寒冷、荒凉的夜晚。作者通过听琵琶的声音,表达了他对友人殷协律不喝酒的担忧和劝诫。
赏析:
这首诗以朔塞胡关曲作为开头,朔塞指的是边塞的北方地区,胡关曲是指边塞地区的边塞曲调。这种曲调在寒冷的夜晚中传来,给人一种凄凉、孤寂的感觉。接着,诗中提到了青冢葬时沙莽莽,乌孙愁处雪纷纷,描绘了北方边塞地区的荒凉景象和人们的忧愁。这里的青冢指的是墓地,沙莽莽表示坟墓被沙尘覆盖,乌孙是指北方游牧民族,他们在寒冷的冬天也面临着困境和忧愁。通过描绘这些景象,诗人传达了北方边塞地区的艰难和苦楚。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提到了知君怕病推辞酒,故遣琵琶劝谏君。这里的知君指的是诗中的友人殷协律,他因为怕生病而拒绝喝酒。作者通过遣琵琶劝谏殷协律,表达了他对友人的关心和劝诫。琵琶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悲凉的形象,它的音乐可以表达内心的哀愁和忧伤。作者希望通过琵琶的声音唤起殷协律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劝他不要因为害怕病痛而错过了人生的乐趣。
整首诗通过描绘北方边塞的荒凉景象和琵琶的声音,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心和劝诫,同时也反映了唐代北方边塞地区的困苦和艰难。这首诗在形象描写上富有独特的意境,通过对环境和人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