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源君子居,左右尽图书。
三径春自足,一瓢欢有馀。
庭莎成野席,阑药是家蔬。
幽显岂殊迹,昔贤徒病诸。
作者介绍
卢纶,字允言,河中蒲人。大历初,数举进士不第。元载取其文以进,补阌乡尉,累迁监察御史,辄称疾去。坐与王缙善,久不调。建中初,为昭应令。浑瑊镇河中,辟元帅判官,累迁检校户部郎中。贞元中,舅韦渠牟表其才,驿召之,会卒。集十卷,今编诗五卷。
作品评述
同柳侍郎题候钊侍郎新昌里(一作酬候钊侍郎春日见寄)
清源君子居,左右尽图书。
Three pathways in spring provide enough leisure,
a single gourd of wine brings more than enough joy.
Plants in the courtyard turn into a picnic mat,
the balustrade is adorned with medicinal herbs for meals.
Secluded and eminent, it's not a different path,
the wise of the past have all suffered such ailments.
诗意: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卢纶在春天时同官员侯钊交流的情景。诗人描述了侯钊的居处和生活,以及他们共同的享受自然和美食的乐趣。诗人用简练的语言展现了清静、雅致和友情的氛围。
赏析: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诗人与侯钊在一个春天相聚的场景。诗人通过描写侯钊的居处和生活方式,展现了他的清素和学识,通过描述自然和美食的乐趣,突出了他们在春天的欢愉和友情。诗句中的“清源君子居”,指的是侯钊清苦的生活和高尚的品德;“左右尽图书”,表达了他对学识的追求和丰富的藏书。诗中的“三径春自足,一瓢欢有馀”,表达了他们只有三条小径却已足够享受春天的悠闲,一瓢酒已经带来了更多的欢乐。诗句中的“庭莎成野席,阑药是家蔬”,描绘了他们用庭院里的草席作为野餐用品,用阑药(一种药草)作为家常菜。最后两句“幽显岂殊迹,昔贤徒病诸”,表示他们侯钊虽然生活隐居,但并不代表他们在品德和学问上有所逊色,突出了他们对古代智者的敬仰和学习。整首诗以简洁、自然的语言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快乐,展示了诗人和侯钊都追求简单而高尚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