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雀台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8 09:45:44诗人:刘长卿 |  朝代: 唐代 |  23

娇爱更何日,高台空数层。
含啼映双袖,不忍看西陵。
漳河东流无复来,百花辇路为苍苔。
青楼月夜长寂寞,碧云日暮空徘徊。
君不见,邺中万事非昔时,古人不在今人悲。
春风不逐君王去,草色年年旧宫路。
宫中歌舞已浮云,空指行人往来处。

作者介绍

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人。开元二十一年进士,至德中,为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使判官,知淮南鄂岳转运留后。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奏,贬潘州南邑尉,会有为之辩者,除睦州司马,终随州刺史。以诗驰声上元、宝应间,权德舆[尝]常谓为五言长城。皇甫湜亦云:“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唿宋玉为老兵。”其见重如此。集十卷,内诗九卷,今编诗五卷。 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人。开元二十一年进士。至德中,为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使判官。知淮南鄂岳转运留后。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奏,贬潘州南邑尉,会有为之辩者,除睦州司马。终随州刺史。以诗驰声上元、宝应间。权德舆[尝]常谓为五言长城。皇甫湜亦云: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唿宋玉为老兵。其见重如此。集十卷,内诗九卷,今编诗五卷。 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人。开元二十一年进士。至德中,为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使判官。知淮南鄂岳转运留后。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奏,贬潘州南邑尉,会有为之辩者,除睦州司马。终随州刺史。以诗驰声上元、宝应间。权德舆[尝]常谓为五言长城。皇甫湜亦云: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唿宋玉为老兵。其见重如此。集十卷,内诗九卷,今编诗五卷。

作品评述

《铜雀台》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娇爱怎么又何日,高台上空荡荡。含泪映在双袖里,不忍看向西陵。漳河东流再也不来,百花辇路长满了苔。青楼夜月空寂寞,碧云日暮孤独徘徊。你难道没看见吗,邺中已非昔日事,古人不在现今人哀。春风不再随着君王离去,草色年复年古宫路。宫中的歌舞已成浮云,空指引行人来去处。

诗意:
这首诗以铜雀台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事业的荒废和时光的蹉跎的悲叹之情。诗中通过描绘高台的空荡和西陵的凄凉来暗示宫廷中的变迁和逝去的辉煌。诗人以漳河无复来和百花辇路长满苔的描述,表现了个人的无奈和对岁月流转的感叹。最后,诗人以宫中歌舞已浮云、空指行人往来处的意象来寄托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追忆之情。

赏析:
《铜雀台》以其精湛的描写技巧和含蓄的诗意而闻名,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诗人通过对高台和西陵的描绘,展现了宫廷中的辉煌逝去和个人的悲凉无奈。通过漳河东流不复来和百花辇路长满苔的生动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转和岁月更迭的感伤。最后,通过宫中歌舞的浮云和空指引行人往来的意象,揭示了过去美好时光的短暂和不可复得的悲凉,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反思。整首诗虽然短小,但通过精准的形象描写和含蓄的诗意,展现了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是一首精美的诗篇。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tong-que-tai5h8.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