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其五玉女窗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16 16:56:37诗人:梅尧臣 |  朝代: 宋代 |  16

玉洞倚霞壁,天窗露微明。
骖鸾去不返,啼鸟空相惊。
万木自亏蔽,扪萝复谁情。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作品评述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其五玉女窗》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梅尧臣。以下是我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玉洞倚霞壁,
天窗露微明。
骖鸾去不返,
啼鸟空相惊。
万木自亏蔽,
扪萝复谁情。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嵩山上的一处景致,以及诗人的感受和思考。诗人站在玉洞旁边的霞壁上,透过天窗可以看到微弱的光亮。骖鸾(古代神话中的神鸟)一去不复返,啼鸟也空中惊飞。茂密的树木自身互相遮挡,摸索着萝藤,但不知道归宿在哪里。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嵩山上的景物,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和对人生的思考。玉洞倚靠在霞壁上,给人一种高处俯瞰的感觉,展现了诗人的视野和胸怀。天窗透露出微弱的光明,暗示着远离尘嚣的寂静和纯净。骖鸾一去不复返,啼鸟的惊飞,表达了岁月流转,事物变幻的无常。茂密的树木和扪萝的动作,象征了世间事物的纷繁复杂和人们在追求中的迷惘。

这首诗词以嵩山的景色为背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隐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世间万象的思考。它展示了对自然的敬畏与赞美,同时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迷惘。整体上,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唤起读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展现了宋代诗人的才华和情感。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tong-yong-shu-zi-cong-you-song-shan-fu-shi-erra0.html

相关文章

每日一诗

古乐府白紵四时歌
黄庭坚
日晴桑叶绿宛宛,春蚕忽忽都成茧。缲车宛转头绪多,相思如此心乱何。少年志愿不成就,故年主人且恩旧。及河之清八月来,斗酒聊为社公寿。
诗词赏析 >

每日成语

美人香草
旧时诗文中用以象征忠君爱国的思想。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