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弄青秧,晨烟著柳行。
羇怀正飘泊,陂路转微茫。
苹际鹭鸥下,塍边菱荇香。
相从寻胜事,萧飒兴何长。
隐水官桥路,将军甲第新。
绿沉闲结绣,棐几净无尘。
下榻喜宾至,问田怜我贫。
相逢便倾倒,晚岁定情亲。
青云两高士,肯伴老夫游。
方驾相追逐,通宵复献酬。
诗书嗟夫计,农圃话良谋。
日後耦耕伴,悬知总白头。
作者介绍
李廌(一○五九~一一○九),字方叔,号太华逸民(宋周紫芝《太仓稊米集》卷六六《书月巖集后》)、济南先生(宋谢采伯《密斋笔记》卷三),祖先由郓州迁华州,遂爲华州(今陕西华县)人。早年以文章受知苏轼。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苏轼知贡举,得试卷以爲廌作,置之首选,而是科廌竟下第,所以轼有“平生漫说古战场,过眼还迷日五色”(《送李方叔下第》)之叹。后再举亦失利,遂绝意仕进,定居长社。徽宗大观三年卒,年五十一。有《济南集》(一名《月巖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八卷,其中诗四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李廌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近人李之鼎宜秋馆《宋人集》丙编本(简称宜秋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同张公硕梅耕道访董畸老郊居》是宋代李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白水弄青秧,晨烟著柳行。
清澈的小溪中,嬉戏着嫩绿的稻苗,晨雾笼罩着柳树行列。
羇怀正飘泊,陂路转微茫。
胸怀困顿,徘徊不定,小路转弯曲折,视野变得模糊。
苹际鹭鸥下,塍边菱荇香。
苹果树丛中,白鹭鸥在飞翔降落,河塍边的菱荇散发着芬芳。
相从寻胜事,萧飒兴何长。
彼此相伴寻觅美景,忧思与欢乐交织,忧愁的心情能延续多久呢?
隐水官桥路,将军甲第新。
隐蔽的水道旁,官桥延伸,将军的府邸依偎着新修建的。
绿沉闲结绣,棐几净无尘。
翠绿色的窗帘垂下,闲置的书桌上有精美的绣品,整洁无尘。
下榻喜宾至,问田怜我贫。
欢喜地迎接客人的到来,询问他的家乡农田情况,同情我的贫穷。
相逢便倾倒,晚岁定情亲。
一见面就互相喜欢,晚年决定结为亲人。
青云两高士,肯伴老夫游。
志向高远的两位士人,愿意陪伴老者一同游览。
方驾相追逐,通宵复献酬。
驾车相互追逐嬉戏,通宵达旦地相互娱乐。
诗书嗟夫计,农圃话良谋。
感叹诗书的威力,谈论农田的良策。
日後耦耕伴,悬知总白头。
未来一起劳作于田间,共同承担,不知道是否白首偕老。
这首诗词以描绘郊外田园景色为主线,表达了诗人和张公硕、董畸老两位高士共游田园的情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物和生活细节,展现了自然风光的美丽和人与自然的和谐。诗人通过描绘田园风光和人物情感,表达了对自然和人情的追求和感慨。诗词流畅自然,情感真挚,给人以宁静、恬淡的感受,展现了宋代田园诗的特点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