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周湛二上人游西湖之北山天竺晚归得十绝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7 13:30:07诗人:释绍嵩 |  朝代: 宋代 |  体裁: 西湖 |  18

闲来湖上立移时,独愧凭栏负碧漪。
西寺木鱼东寺鼓,而今总入老夫诗。

作者介绍

释绍嵩,字亚愚,庐陵(今江西吉安)人。长于诗,自谦“每吟咏信口而成,不工句法,故自作者随得随失”。今存《江浙纪行集句诗》七卷,系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秋自长沙出发,访游江浙途中寓意之作。后应知嘉兴府黄尹元之请,主嘉兴大云寺。事见本集卷首自序。 释绍嵩诗,以汲古阁影宋抄本爲底本,校以清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读画斋本)。新辑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同周湛二上人游西湖之北山天竺晚归得十绝》是宋代释绍嵩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闲来湖上立移时,
独愧凭栏负碧漪。
西寺木鱼东寺鼓,
而今总入老夫诗。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闲暇时在西湖上观景的情景。他站在湖边,感受着湖水的波澜和涟漪,内心产生一种愧疚之情。他称自己为“凭栏负碧漪”,意味着他感到自己无法胜任或不配与湖水相比。接着,他提到了西边的寺庙里传来的木鱼声和东边的寺庙里敲击的鼓声。最后,他自嘲地说,如今这些景象都融入了他老迈的身躯,成为他的诗歌创作的一部分。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感和对自己能力的怀疑。诗人站在湖边,身临其境地感受着湖水的起伏波澜,内心产生一种自卑之情,觉得自己无法与湖水相媲美。这种自卑感在诗中得到了生动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

诗中还描绘了西边寺庙的木鱼声和东边寺庙的鼓声,这些声音反映了寺庙的宗教活动。通过将这些声音与自己的诗歌创作联系起来,诗人展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他自己的老去。他认为这些景象现在都融入了他的诗歌创作中,暗示着他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融入到诗中,使得诗歌具有更深的意义。

整首诗词通过简练的文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感、对自己能力的怀疑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思考。读者可以通过欣赏这首诗词,体味到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生命的思索。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tong-zhou-zhan-er-shang-ren-you-xi-hu-zhi-beio84.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