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阳楼上钟声晓。
半面啼妆匀未了。
斜月纷纷。
斜影幽香暗断魂。
玉颜应在昭阳殿。
却向前村深夜见。
冰雪肌肤。
还有斑斑雪点无。
作者介绍
谢薖(kē)(1074~1116)字幼盘,自号竹友居士。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诗人,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谢逸从弟,与兄齐名,同学于吕希哲,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逸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30多岁时参加科举,不第而归,遂淡泊功名之心。常开窗对竹,认为竹劲气节,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君子似之,因号竹友居士。当时,不少文人靠取媚权臣而显贵,而他兄弟二人宁可老死布衣,也不走此邪路,其高节一直为人称许。徽宗政和六年卒(吕本中《谢幼盘文集跋》),年四十三(明弘治《抚州府志》卷二一)。
谢薖的文学成就
谢薖与其兄以诗名重当时,吕本中将其兄弟二人比作谢康乐和谢玄晖,时称“二谢”。其名亦列入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吕称无逸诗似康乐,幼盘似玄晖。谢薖的诗清新可喜,多佳句,文字雅洁,楚楚有法度,风格多样。其诗内容与谢逸诗相仿,主要写隐居生活的宁静恬谧,但诗名不如谢逸。其艺术风格虽有轻隽清新的一面,但由于受黄庭坚的影响较深,也有生硬过甚的弊端。词存不多,却有天然之致。后人赞其词“尤天然工妙”。
现存作品有《竹友集》(又名《谢幼盘文集》)10卷,其中诗7卷,存诗272首,杂文3卷。《彊村丛书》有《竹友词》一卷。事见《(道光)抚州府志》、《江西通志》、《四库全书》、《江西诗派小序·二谢》、朱熹《邵武县丞谢君墓碣铭》、朱彝尊《竹友集跋》、《全宋词》。
作品评述
《偷声木兰花(梅)》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谢薖。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景阳楼上钟声晓,
半面啼妆匀未了。
斜月纷纷,
斜影幽香暗断魂。
玉颜应在昭阳殿,
却向前村深夜见。
冰雪肌肤,
还有斑斑雪点无。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景阳楼上的钟声作为开篇,描绘了一个清晨的景象。诗人称半面啼妆匀未了,描述了一个正在打扮的女子,她的妆容尚未完成。接着,诗人提到斜月纷纷,表达了月光斜照下的幽香和魂断之感。诗中的木兰花(梅)象征着女子的美丽和纯洁。
下半首的诗句中,诗人暗示了这位美丽的女子是宫廷中的公主或贵妃,他们的容颜应该在昭阳殿中展示,但她却在深夜时分偷偷离开宫廷,来到前村。诗人用冰雪肌肤来形容女子的皮肤,以强调她的美丽和纯洁。最后一句中的斑斑雪点无,可能指的是女子脸上的雪白斑点,也可以理解为她面对的困难和挫折,但她仍然保持着纯洁和美丽。
整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暗示展现了女子的美丽和纯洁,同时也透露出一些隐喻和哀愁之情。这首诗通过对景物和女子形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丽和纯洁的追求,同时也抒发了对现实的不满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