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然怀楚奏,怅矣背秦关。
涸鳞惊照辙,坠羽怯虚弯。
素服三川化,乌裘十上还。
莫言无皓齿,时俗薄朱颜。
作者介绍
骆宾王,义乌人。七岁能属文,尤妙于五言诗,尝作《帝京篇》,当时以为绝唱。初为道王府属,歷武功主簿,又调长安主簿。武后时,左迁临海丞,怏怏失志,弃官去。徐敬业举义,署为府属,为敬业草檄,斥武后罪状。后读之,矍然叹曰:“宰相安得失此人?”敬业事败,宾王亡命,不知所终。中宗时,诏求其文,得数百篇,集成十卷,今编诗为三卷。
作品评述
《途中有怀》是唐代诗人骆宾王的作品。这首诗词流露出诗人的怀旧之情以及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眷然怀楚奏,怅矣背秦关。
涸鳞惊照辙,坠羽怯虚弯。
素服三川化,乌裘十上还。
莫言无皓齿,时俗薄朱颜。
诗意:诗词以对比的手法表达了诗人怀旧的情感。眷恋楚地的乐曲让诗人感到怅然若失,同时也感叹着背离秦关的悲哀。他观察到久经历史沧桑的行车辙痕,如同干涸的鱼鳞一样令人惊讶,而坠落的羽毛也因担忧而颤抖。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动荡不安和对岁月逝去的感慨。
赏析:这首诗词用简练而精确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思念和对岁月流转的忧伤。描写了行车辙痕和坠落的羽毛等细微而富有意象的景物,展现了诗人对细微事物的敏感触动,以此映照出内心的纷乱情感。通过对比楚地与秦关,以及鱼鳞和羽毛的形象,诗人展示了对曾经的故土与现实的无奈和失落之情。最后两句“莫言无皓齿,时俗薄朱颜”,诗人抛出了对时光的感慨,以及对外貌的蔑视,暗示了时光的残酷以及人们对于外貌的浮躁。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却传达了浓郁的情感,展示了唐代文人的独特的感受和抒发方式。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tu-zhong-you-huaiu3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