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常蒲端明二首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2:50:01诗人:卫宗武 |  朝代: 宋代 |  17

异邑阻登门。
因风辄寄声。
方驰咫尺牍,已疟两间楹。
模倣楚人些,摩挲白傅铭。
贞元朝士几,三叹重伤情。

作者介绍

卫宗武(?~一二八九),字淇父,自号九山,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出身世家,理宗淳祐间曾爲朝官,出知常州。未几,“自毘陵投绂归垂三十载”(本集卷五《刘葯庄诗集序》)。卒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年逾八十。有《秋声集》,都爲退居后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本集卷首元至元甲午重九日张之翰序。 卫宗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馆臣漏辑诗三首,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诗词:《挽常蒲端明二首》

挽常蒲端明二首,是宋代卫宗武所作的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常蒲端明的哀悼之情。

诗词中的内容描述了作者因异地之隔而无法亲自登门悼念常蒲端明,只能借助风声传达思念之情。诗人感慨地说,虽然距离只有咫尺之遥,但是书信已被疟疾所阻,无法传到对方手中。作者借鉴了楚国文人的写作风格,模仿白傅(傅玄)的铭文,摩挲着他们的笔墨之艺。

在贞元朝(宋代开国时期)的士人中,有多少人因为情感之伤而发出叹息呢?这是作者的思考,也是他对常蒲端明离世所感到的深深的悲伤。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和富有意境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友人离世的哀悼之情。作者虽然不能亲自登门悼念,但通过借助风声、书信和借鉴前人的文学风格,他刻画出了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思念之情。整首诗词流露出深沉的哀思和对逝友的敬重之情,给人以思索和回味的空间。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wan-chang-pu-duan-ming-er-shou.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