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静帘疏燕语频,双双斗雀动阶尘。
柴扉日暮随风掩,落尽闲花不见人。
作者介绍
元稹,字微之,河南河内人。幼孤,母郑贤而文,亲授书传,举明经书判入等,补校书郎。元和初,应制策第一,除左拾遗,歷监察御史。坐事贬江陵士曹参军,徙通州司马。自虢州长史徵为膳部员外郎,拜祠部郎中、知制诰。召入翰林为中书舍人、承旨学士,进工部侍郎同平章事。未几罢相,出为同州刺史,改越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浙东观察使。太和初,入为尚书左丞、检校户部尚书,兼鄂州刺史、武昌军节度使。年五十三卒,赠尚书右僕射。稹自少与白居易倡和,当时言诗者称元白,号为元和体。其集与居易同名长庆,今编诗二十八卷。
作品评述
《晚春》是唐代诗人元稹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昼间,帘子轻轻垂下,燕子不断地啁啾鸣叫,
一对对斗鸟在台阶上翩跹起舞,扬起尘土。
夕阳斜照,柴门在风中渐渐合上,
不见人影,落花慢慢地消逝殆尽。
诗意:
这首诗以春天的黄昏为背景,通过描绘景物和声音,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生命脆弱性的思考。诗中燕子的鸣叫和斗鸟的飞舞,以及柴门的关上和落花的凋谢,都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无常。整首诗营造了一种静谧、寂寥的氛围,带给读者一种对时光流逝和生命脆弱性的深思。
赏析:
《晚春》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春天黄昏时的景象,通过景物的变化和声音的描述,展示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生命短暂的感慨。整首诗词运用了意象的手法,将燕子的鸣叫、斗鸟的飞舞、柴门的关上和落花的凋谢巧妙地融入其中,使得诗意更加深远。作者通过对这些细节的描绘,唤起了读者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共鸣和思考。
诗词中的静谧氛围和孤寂意境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引发了对生命短暂和无常的思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寓意丰富的意象,表达了人们对时光流逝和生命脆弱性的感慨。整首诗词简洁而有力,语言精炼,给人以深远的思考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