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登昭真亭云雾不见黄山因以述怀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13:49:19诗人:李弥逊 |  朝代: 宋代 |  18

莫放微云点太清,欲将游目泫孤亭。
十年去国心长赤,一月看山眼未青。
多病情怀千日酒,穷途生事五侯鲭。
谩游踪迹随方寄,更觉轻於水上萍。

作者介绍

李弥逊(一○八九~一一五三),字似之,号筠溪居士,又号普现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一一一四)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爲卫尉少卿,出知端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诗,以丁氏八千卷楼藏李鹿山原藏《竹谿先生文集》爲底本(藏南京图书馆)。参校朱彝尊藏明钞本(简称明本,藏上海图书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筠溪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晚登昭真亭云雾不见黄山因以述怀

诗意:
这首诗是宋代李弥逊的作品,描述了登上昭真亭后看不到黄山的云雾,借此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和困顿之感。诗人身处异乡,心中思念故国,十年的离乡之苦使他的心灵变得愈发坚定,而眼中看到的山景却还未显得清晰。此时他病痛缠身,愁绪万端,酒成为他消愁疗伤的良方。然而,诗人的境遇却如同水上的浮萍,随波逐流,无法安定。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准确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困境和感受,通过描绘云雾不见黄山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诗中的"莫放微云点太清"一句,字字扣人心弦,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云雾的怀念之情。"欲将游目泫孤亭"一句,则透露出诗人眼中的景色依然模糊,未能真正领略到山峰的美丽,情感上更加强烈地表达了思乡之情。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十年去国心长赤"、"一月看山眼未青"等描写,表达了诗人几经坎坷的命运和长期的离乡之苦。"多病情怀千日酒"一句,展现了诗人病痛的身体和对酒的依赖,酒成为他疗愈心灵的借口。"穷途生事五侯鲭"一句,则映照出诗人流离失所的境遇,生活的艰难和无奈。

最后两句"谩游踪迹随方寄,更觉轻於水上萍",诗人以水上萍为喻,形容自己的境遇。水上的浮萍随波逐流,没有根基和归宿,象征诗人的颠沛流离和无法安定的心境。整首诗以简洁而朴素的表达方式,将诗人内心的困境和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给人以深深的思索和共鸣。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wan-deng-zhao-zhen-ting-yun-wu-bu-jian-huang.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