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龚宣教世基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2:49:54诗人:廖行之 |  朝代: 宋代 |  22

游刃虽余地,本鸾试未周。
仅伸三釜养,俄隔九泉幽。
风树悲难弭,蒿莪痛曷瘳。
平生无恨处,有子袭箕裘。

作者介绍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号省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作品评述

《挽龚宣教世基》是宋代廖行之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游刃虽余地,本鸾试未周。
仅伸三釜养,俄隔九泉幽。
风树悲难弭,蒿莪痛曷瘳。
平生无恨处,有子袭箕裘。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对龚宣教世基的挽歌。诗中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的龚宣教世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其英勇事迹的赞颂。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无悔和对儿子的期望。

赏析:
这首诗以凄婉的笔触表达了对逝去的英雄的悼念之情。第一句“游刃虽余地,本鸾试未周”,描绘了龚宣教世基在世时经历了许多战斗,但却未能完成他的使命,仍有遗憾之处。第二句“仅伸三釜养,俄隔九泉幽”,表达了他的英勇牺牲,离开了人世,安眠于幽冥之地。

接下来的两句“风树悲难弭,蒿莪痛曷瘳”,描绘了大自然对英雄的丧失感到悲痛难忍,而世间的人们也对他的离去感到痛心。最后两句“平生无恨处,有子袭箕裘”,表达了诗人自己对生活的无悔,他在生活中没有留下遗憾之处,并期望自己的儿子能够继承龚宣教世基的事业。

整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对英雄的敬意和对生命的思考。通过对龚宣教世基的挽歌,诗人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对英雄精神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对子孙的期望。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wan-gong-xuan-jiao-shi-ji.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