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谏坡居士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10:41:33诗人:方逢振 |  朝代: 宋代 |  13

谏议村中一布衾,幽潜两事最堪称。
瘗骸鬼结来生草,削发僧然后夜灯。
螭篆凄凉嗟老钝,薤章呜咽动亲朋。
羡公有子能如此,多少英雄叫不应。

作者介绍

方逢振,字君玉,淳安(今属浙江)人。逢辰弟。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歷国史实录院检阅文字、太府寺主簿。宋亡,于石峡书院聚徒讲学。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一二八七)诏朝,不赴,学者称山房先生。有《山房集》,已佚;今存《山房遗文》一卷。事见明嘉靖《淳安县志》卷一一。

作品评述

《挽谏坡居士》是宋代方逢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谏议村中一布衾,
幽潜两事最堪称。
瘗骸鬼结来生草,
削发僧然后夜灯。
螭篆凄凉嗟老钝,
薤章呜咽动亲朋。
羡公有子能如此,
多少英雄叫不应。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坡居士的挽歌,坡居士是指在山坡上居住的隐士,他过着简朴的生活,拥有一件布衾。诗中通过描述他的生活和行为,展现了他独特的品质和精神境界。诗中提到了他瘗骸(即埋葬尸骨),这是为了表达他对生死轮回的超越和对来世的期待。他削发为僧,夜晚点起灯火,表达了他对佛教的追求和对灵性的寻求。诗中还提到了螭篆、薤章等象征凄凉和哀伤的形象,表达了坡居士的孤独和苦闷。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坡居士有子女的羡慕和对英雄人物无人应答的遗憾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凄美的语言描绘了坡居士的生活和境遇,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展现了他的高尚品质和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诗中运用了富有意象的描写手法,通过鲜明的形象和象征性的意象,传达出坡居士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和对生命的思考。同时,诗中也暗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批评,通过对坡居士的崇拜和对英雄人物无人响应的叹息,表达了诗人对社会风气的不满和对道德价值的思考。

整首诗词以叙事性和抒情性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坡居士的生活和行为的描写,展示了他高尚的品质和追求。诗人通过运用富有意象和象征性的词语,使诗词充满了凄凉和哀伤的氛围,同时也传达了对生命意义和社会价值的思考。这首诗词在形式上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富有启发性和思考性,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wan-jian-po-ju-shi.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