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刀较计我何曾,商略人生且摸棱。
九万里风鹏背阔,倚栏不隔碧霄层。
作者介绍
程公许(一一八二~?),字季与,一字希颖,人称沧洲先生(《耻堂存稿》卷五《沧洲先生奏议序》)。眉州(今四川眉山县)人,寄籍叙州宣化(今四川宜宾西北)。宁宗嘉定四年(一二一一)进士。歷华阳尉,绵州教授,知崇宁县,通判简州、施州。理宗端平初,授大理司直,迁太常博士。嘉熙元年(一二三七),迁秘书丞兼考功郎官,二年,因言事劾去。三年,以着作佐郎召,兼权尚书左郎官,累迁将作少监,兼国史馆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淳祐元年(一二四一)迁祕书少监,兼直学士院,拜太常少卿(《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出知袁州。以杜范荐,召拜宗正少卿,爲权倖所格,退处二年。擢起居郎兼直学士院,累官中书舍人,礼部侍郎。郑清之再相,屏居湖州四年。十一年,起知婺州(本集卷一三《宝庆府改建设厅记》),官终权刑部尚书,卒年七十余。有《尘缶文集》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沧洲尘缶编》十四卷,其中诗十一卷。《宋史》卷四一五有传。 程公许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二卷。
作品评述
《晚晴登楼和叔存侄》是宋代诗人程公许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登上楼阁远眺的景象,以及与叔存侄共同欣赏美景的情景。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锥刀较计我何曾,
商略人生且摸棱。
九万里风鹏背阔,
倚栏不隔碧霄层。
这首诗词的诗意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慨,以及对于自然景色的赞美。
在第一句中,作者用锥刀较计来比喻人生的竞争和斗争,表达了他在人生中的奋斗和努力。他反问自己,自己何曾有过与别人争斗的经历。
接下来的两句中,作者以九万里风鹏背阔的景象来描绘宽广辽阔的天空。这里的九万里是一个修饰性的数字,用来形容天空的辽阔与壮丽。倚栏不隔碧霄层则表达了作者站在楼上,与碧蓝的天空近在咫尺,仿佛可以触摸到天空的层层云彩。这种景象给人一种开阔、自由的感觉。
整首诗词通过对人生和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奋斗的思考和对自然美的赞美。诗人借助自然景色的壮丽来映衬自己的思想情感,使诗词更加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