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周溪园国史三首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10:35:39诗人:陈杰 |  朝代: 宋代 |  27

壮岁高科晚一麾,江涛如此幅巾归。
书生何限经纶意,曾共危阑送落晖。

作者介绍

陈杰,字焘父,洪州丰城(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授赣州簿。歷知江陵县,江南西路提点刑狱兼制置司参谋。据集中诗篇,知其还做过知州和短期朝官。宋亡,隠居东湖。有《自堂存稿》十三卷(《宋史艺文志补》),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四卷。清同治《丰城县志》卷一六有传。 陈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豫章丛书》本(简称豫章本)、残本《永乐大典》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挽周溪园国史三首》是宋代诗人陈杰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对周溪园国史的缅怀和赞美之情,并以此抒发了对壮年时光的追忆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陈杰在诗中以壮年高科的形象开篇,壮岁高科意指在青年时代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和荣誉。作者用"晚一麾"来形容壮年时光已经逝去,不禁让人感到时光匆匆,壮年已过。接着,他以江涛归巾的比喻来描绘周溪园国史的壮丽景色,将江涛的浩荡之势与园内的国史馆相联系,以突出其雄伟壮观之处。

在第二节中,陈杰提到了书生的限制和局限。书生在这里指代读书人,他们可以通过学习获得丰富的经纶之才,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常常受到各种限制和束缚。这种限制让人不禁思考,人生的意义究竟在何处?作者与友人曾一同面对困境,曾共同在危机时刻送走夕阳,这里夕阳的象征意味着人生的黄昏时刻,暗示着友情的深厚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整首诗以周溪园国史为背景,表达了对壮年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意义的思索。陈杰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书生的境遇以及友情的珍贵,以表达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生命的思考。这首诗以简洁而优美的语言,寄托了作者对壮年岁月和人生价值的深切思考,展示了他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使读者在阅读中能够产生共鸣和深思。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wan-zhou-xi-yuan-guo-shi-san-shou.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