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朱南伯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13 13:26:10诗人:陆文圭 |  朝代: 宋代 |  15

舜齿不逾德,天乎夺此君。
官强称主簿,郎已转修文。
玉质埋黄壤,葩辞散彩云。
从今书带草,不独郑公坟。

作者介绍

陆文圭(一二五○~一三三四),字子方,江阴(今属江苏)人。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膺乡荐,时年十八。宋亡隠居城东,学者称墙东先生。元仁宗延祐四年(一三一七)再中乡举,朝廷数度徵召,以老疾不应。卒年八十五。有《墙东类稿》二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仍辑爲二十卷。清光绪《江阴县志》卷一六有传。 陆文圭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挽朱南伯》是宋代陆文圭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舜的美德无人能够超越,上天亦夺了这位君主。他被任命为主簿,后来成为一位修文之士。他的美玉被埋葬在黄土之中,他的优美辞章散落在彩云之间。从今以后,他的诗书将与茂密的草木一同成为永恒,不仅仅是郑公的坟墓。

诗意:
这首诗词是陆文圭对朱南伯的挽词。诗人以舜的美德来赞美朱南伯,认为他的德行高尚超越了一切,甚至超越了天命。朱南伯曾担任官职,但他更加热爱文学,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境界。他的诗词才华如同珍贵的玉石埋葬在土地之下,他的文采如同绚丽的彩云散落在天际。陆文圭将朱南伯的诗书与茂密的草木相比,表达了这位诗人永远不朽的意愿。

赏析:
《挽朱南伯》以朴素的语言表达了对朱南伯的敬慕和怀念之情。诗人以舜为喻,突出了朱南伯在德行上的卓越。舜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仁君,被誉为五帝之一,他的美德被视为无人能及。通过将朱南伯与舜相提并论,诗人赞美了他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才华。

诗中描绘了朱南伯的玉质和葩辞,形象地表达了他的文学才华和作品的精美。将玉质埋黄壤、葩辞散彩云,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朱南伯的诗书之美。诗人进一步表示,朱南伯的作品将与茂密的草木一同永存,不仅仅是停留在他的坟墓上,而是将作为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表达方式,表达了对朱南伯的深深敬仰和不朽的追思之情。它展示了文人士人对德行和文学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他们对于文化传承的责任感。通过对朱南伯的赞美与怀念,诗人传递了对美德和才华的追求,赞颂了文人士人的精神追求。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wan-zhu-nan-bo.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