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屋黄昏蝙蝠飞,尔飞干我竟何为。
但愁蚊子且生翼,饱尔亦当侵我肌。
作者介绍
赵蕃(一一四三~一二二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爲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爲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謚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干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永乐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十七卷。
作品评述
《晚作》是宋代赵蕃的一首诗词,通过描绘古屋黄昏时蝙蝠飞舞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焦虑。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古屋黄昏蝙蝠飞,
尔飞干我竟何为。
但愁蚊子且生翼,
饱尔亦当侵我肌。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古屋黄昏时蝙蝠飞舞为主题,通过蝙蝠的行为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感受。诗人看到蝙蝠在古屋中飞舞,感到困惑和孤独。他自问蝙蝠为何飞来飞去,并将这种行为与自己的处境进行对比。诗人寓意自己与蝙蝠一样,飞来飞去却不知所措,感到茫然无助。
诗中还提到了蚊子,诗人把蚊子与蝙蝠进行对比。蚊子是诗人生活中的小虫子,它们也具有飞翔的能力。诗人感到忧愁的是,即使是蚊子也能拥有飞翔的自由,而他自己却感到束缚和侵犯。这种对比凸显了诗人内心的焦虑和苦闷。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古屋黄昏时的景象,通过寥寥数语传递出诗人内心的情感。它表达了对自由和追求的渴望,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和焦虑。这首诗词通过对微小的事物的观察和描绘,展示了诗人对人生和自我存在的思考,具有深远的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