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初月简于吏部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8 12:12:03诗人:顾况 |  朝代: 唐代 |  22

泬寥中秋夜,坐见如钩月。
始从西南升,又欲西南没。
全移河上影,暂透林间缺。
纵待三五时,终为千里别。

作者介绍

顾况,字逋翁,海盐人。肃宗至德进士,长于歌诗,性好诙谐。尝为韩滉节度判官,与柳浑、李泌善。浑辅政,以校书徴。泌为相,稍迁着作郎。悒悒不乐,求归,坐诗语调嚯,贬饶州司户参军。后隐茅山,以寿终。集二十卷,今编诗四卷。 顾况,字逋翁,海盐人。肃宗至德进士,长于歌诗,性好诙谐,尝为韩滉节度判官,与柳浑、李泌善。浑辅政,以校书徴,泌为相,稍迁着作郎。悒悒不乐,求归,坐诗语调嚯,贬饶州司户参军,后隐茅山,以寿终。集二十卷,今编诗四卷。

作品评述

望初月简于吏部

泬寥中秋夜,坐见如钩月。
始从西南升,又欲西南没。
全移河上影,暂透林间缺。
纵待三五时,终为千里别。

中文译文:

在寂寥的中秋之夜,坐见弯弯如钩的月亮。
起初从西南升起,又渴望西南沉没。
倒映在河上的月光完全,缓缓透露在树林间的缺。
虽然等待了三五个时辰,最终还是要与千里之外别离。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中秋之夜望着月亮时的心境变化。一开始,他看到天空中升起一弯弯弯的月亮,心中充满了欢喜。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月亮渐渐向西南方向倾斜,他开始感到失落和离别的忧伤。最后,无论他如何等待,最终还是要与自己思慕的远方别离。

赏析:

这首诗结构简洁明了,表达了作者眺望月亮时的情感变化。诗中用词准确,描述了月亮弯曲的形态和变化。在寂静的夜晚,月光映照在河面上,透过树林间的缝隙,使整个景象更加富有诗意。作者通过描绘月亮逐渐西沉,表达了自己的离别之情。整首诗凝聚了中秋夜的静谧和人们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读者产生共鸣。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wang-chu-yue-jian-yu-li-bu.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