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世为儒少子孙,一生长负信陵恩。
今朝埋骨寒山下,为报慈亲休倚门。
作者介绍
许浑,字用晦,丹阳人,故相圉师之后。太和六年进士第,为当涂、太平二县令,以病免,起润州司马。大中三年,为监察御史,歷虞部员外郎,睦、郢二州刺史。润州有丁卯桥,浑别墅在焉,因以名其集。集二卷,今编诗十一卷。 许浑字用晦,丹阳人,故相国圉师之后。登太和六年李珪榜进士第。补诗二首。
作品评述
《王可封临终》是唐代许浑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人以儒家思想为背景,表达了对家族责任和孝道的思考。
王可封临终,封指王位,许浑给主人公取名为王可封,暗示他的家族有着深厚的学问和儒家传统。
诗的开头两句,“十世为儒少子孙,一生长负信陵恩”,描述了主人公家族有十代人都是儒家学者,并承载着信陵君的恩德。这里的“信陵恩”是指信陵君的教诲和恩泽,信陵君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和儒家学者。
接着,诗人写道:“今朝埋骨寒山下,为报慈亲休倚门”,用平实的语言描述了主人公临终前的场景。他选择埋葬在山下,表示了他对家族传统和家人的承诺和回报。这里的“报慈亲休倚门”表达了主人公对父母的孝心,即报答父母养育之恩。
这首诗词表达了主人公深厚的学问和家族责任,以及对父母的感恩和孝道。通过描写临终前的情形,诗人传递了对儒家传统价值观的思考和赞美。
译文:
王可封临终
十世为儒少子孙,
一生长负信陵恩。
今朝埋骨寒山下,
为报慈亲休倚门。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表达主人公深厚的学问和家族责任,以及对父母的感恩和孝道,展示了儒家传统中的价值观和情感。诗人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描述,将读者带入了主人公临终的场景,让人深感主人公对家族和亲人的情感和责任。这首诗词作为一首写人情风景的作品,凝聚了作者对儒家道德观念的追求和颂扬,表达了对儒家价值观的敬仰。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wang-ke-feng-lin-zhon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