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游玉峡并三峡,未到帘泉与叠泉。
少日跻攀今老矣,且随筋力度残年。
作者介绍
项安世(一一二九~一二○八)(生年据本集卷四《内子生日(戊申)》“居士新年六秩来”推定),字平甫,号平庵,其先括苍(今浙江丽水)人,后家江陵(今属湖北)。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绍兴府教授。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除秘书省正字,五年,爲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出通判池州(同上书卷八),移通判重庆府。入庆元党籍,还江陵家居。开禧二年(一二○六)起知鄂州(《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七之二二),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三年权安抚使(同上书职官七四之二五),以事免。起爲湖南转运判官,未上,用臺章夺职而罢。嘉定元年卒。有《易玩辞》、《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宋史》卷三九七有传。 项安世诗,以《宛委别藏》本《平庵悔稿》十二卷爲底本。校以清吴长元钞本(简称吴钞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三卷。
作品评述
诗词:《望三叠泉谷帘泉而不能至》
朝代:宋代
作者:项安世
中文译文:
只游玉峡并三峡,
未到帘泉与叠泉。
少日跻攀今老矣,
且随筋力度残年。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项安世在游览玉峡和三峡后,眺望着位于谷中的帘泉和叠泉,却因年事已高而无法亲身到达的情景。他感慨自己年少时攀登山岭的日子已经过去,如今步履蹒跚,只能依靠有限的体力度过剩余的岁月。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年老时光的感慨和对逝去青春的思念之情。通过描述自己只能远望帘泉和叠泉的景象,无法亲身体验的遗憾,诗人传达了对时光流逝不可挽回的无奈感。诗中的玉峡和三峡象征着年轻时的豪情壮志和充满活力的精神,而帘泉和叠泉则代表着难以触及的理想和追求。诗人回顾自己年少时攀登山岭的日子,对比现在的衰老和体力的衰退,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留恋和对年老的接受态度。
这首诗以简练的词句,抒发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有限的深刻感悟。诗人既表达了对年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能实现理想的遗憾,又表现出对现实的接受和对残年的坦然面对。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给人以深思和共鸣。它提醒人们珍惜年轻时光,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机会,也给予了年长者一种平静和宽容的态度,表达了对有限生命的珍视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