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熊耳山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3:06:57诗人:王禹偁 |  朝代: 宋代 |  21

谪居多与俗为邻,熊耳当门入望频。
感谢双峰对双眼,也胜逢见等闲人。

作者介绍

王禹偁(九五四~一○○一),字元之,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太宗太平兴国八年(九八三)进士,授成武县主簿。雍熙元年(九八四),迁知长洲县。端拱元年(九八八)应中书试,擢直史馆。次年迁知制诰。淳化二年(九九一),爲徐铉辨诬,贬商州团练副使。五年,再知制诰。至道元年(九九五)兼翰林学士,坐谤讪罢知滁州,未几改扬州。真宗即位,復知制诰。咸平元年(九九八)预修《太祖实录》,直笔犯讳,降知黄州。四年移知蕲州,卒,年四十八。有《小畜集》三十卷、《小畜外集》二十卷(今残存卷六至卷十三等八卷)。《宋史》卷二九三有传。 王禹偁诗,前十一卷以《四部丛刊》影印瞿氏铁琴铜剑楼藏宋刊配吕无党钞本《小畜集》爲底本,校以清光绪会稽孙星华增刻本(简称孙本)、清干隆平阳赵熟典刻本(简称赵本)、上海涵芬楼影印江南图书馆藏经锄堂钞本(简称经锄堂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宋文鑑》等书引录。第十二卷以孙星华增刻本《小畜外集》爲底本,参校上海函芬楼借江南图书馆藏影宋写本(简称影宋本)、杭州大学图书馆藏清抄本(简称清抄本)以及《山右石刻丛编》等书引录。第十三卷录集外诗及断句,其中《吴郡志》所收《赴长洲县作》三首,已合併编入《小畜集》同题诗中。又《小畜外集》卷六误收他人诗三首(其中二首爲杜甫诗),已删去。

作品评述

《望熊耳山》是宋代诗人王禹偁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谪居在山中,远离尘嚣,享受自然景色的心境。

诗中的“熊耳山”是诗人所居之地的山名,诗人在山中居住,每当他望向山门,就能频繁地看到山峰的形状,如同熊耳一般。诗人感激这座山峰给予他的视觉享受,认为这种景色胜过与平凡人相见。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峰的形状和诗人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清净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与山峰的互动,感受到了山中的宁静和美丽,与尘世的喧嚣相比,这种生活更加令人满足。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谪居多与俗为邻,
熊耳当门入望频。
感谢双峰对双眼,
也胜逢见等闲人。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自然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它让读者感受到了山中的宁静和美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厌倦和对清净生活的追求。这首诗词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wang-xiong-er-shan.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