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15:03:15诗人:韩偓 |  朝代: 唐代 |  19

如含瓦砾竟何功,痴黠相兼似得中。
心系是非徒怅望,事须光景旋虚空。
升沉不定都如梦,毁誉无恒却要聋。
弋者甚多应扼腕,任他闲处指冥鸿。

作者介绍

韩偓,字致光一作尧,京兆万年人。龙纪元年,擢进士第,佐河中幕府,召拜左拾遗,累迁谏议大夫,歷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兵部侍郎。以不附朱全忠,贬濮州司马,再贬荣懿尉,徙邓州司马。天祐二年,復原官,偓不赴召,南依王审知而卒。《翰林集》一卷,《香籢集》三卷,今合编四卷。 韩偓,字致光一作尧,京兆万年人。龙纪元年,擢进士第,佐河中幕府,召拜左拾遗,累迁谏议大夫,歷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兵部侍郎,以不附朱全忠,贬濮州司马,再贬荣懿尉,徙邓州司马。天祐二年,復原官,偓不赴召,南依王审知而卒。翰林集一卷,香籢集三卷,今合编四卷。

作品评述

《味道》是唐代诗人韩偓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人通过探讨人生的种种境遇,表达了自己对世事的疑惑和无奈。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如含瓦砾竟何功,
痴黠相兼似得中。
心系是非徒怅望,
事须光景旋虚空。
升沉不定都如梦,
毁誉无恒却要聋。
弋者甚多应扼腕,
任他闲处指冥鸿。

诗词的诗意是,诗人思考了人生的盛衰荣辱、智慧与愚昧的价值。他认为人们在一生中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到头来都显得微不足道。诗人同时揭示了他的困惑和痛苦,因为他对世事的思考和追求导致了内心的苦恼。他意识到人生的真相是虚无的,任何追求和成就都没有真正的意义。

诗词的赏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抒发苦闷: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生命意义的困惑和对世事无常的感叹。他认为一切追求和成就都无法扭转命运的无常和不确定性。
2. 借物抒怀:诗中的瓦砾和鸿雁等形象,象征着人生中不同的境遇和命运,诗人以此来表达他对人生的思考和疑惑。
3. 理性与感性的对比:诗词中的“痴黠相兼”表明诗人既有理性思考的一面,也有感性追求的一面。他意识到人生的种种追求和成就都是虚幻的,但仍然无法完全摆脱纷扰和痴迷。
4. 豁达的态度:尽管诗人意识到一切追求都是虚无的,但他并没有完全绝望。他仍然带有豁达的态度,任由闲处的人指责自己,表达了自己不再追求虚妄名利的选择。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味道》通过揭示人生的无常和追求的虚幻,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疑惑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他在追求真实和豁达的过程中的心境。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wei-daoagt.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