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郑菊山赋斗室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2:51:08诗人:薛嵎 |  朝代: 宋代 |  5

居然真乐地,跬步亦徜徉。
大器何曾局,修程未易量。
中天就躔象,吾道即宫墙。
万斛泉源在,非徒志秕糠。

作者介绍

薛嵎(一二一二~?),字宾日,小名峡,小字仲止,永嘉(今浙江温州)人。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时年四十五(《宝祐四年登科录》)。官长溪簿(清干隆《福建通志》卷二六《职官志》)。有《云泉诗》。 薛嵎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爲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编爲一卷。

作品评述

诗词:《为郑菊山赋斗室》

薛嵎的《为郑菊山赋斗室》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居然真乐地,跬步亦徜徉。
大器何曾局,修程未易量。
中天就躔象,吾道即宫墙。
万斛泉源在,非徒志秕糠。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面对自己的斗室(书斋)时的心境。诗人发现自己处在这个斗室里时,感到十分愉快和自在,即使只是迈出一小步,也仿佛自己在游走徜徉。他思考着人生的伟大和修行的难度,认为大的成就从来都不是容易实现的,而修行的过程也是需要经过严格的衡量和努力的。作者相信自己的道路就像一座宫墙,高耸在天空中,而他的努力和追求也将与天地相融。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和修行的思考。诗中使用了一些形象的意象,如居然真乐地、跬步亦徜徉,表达了诗人在斗室中的欢愉和自由感。通过对大器局限和修程难度的思考,诗人传达了一个重要的观点:追求伟大的成就和修行,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和不断的量变。最后,诗人以中天躔象、吾道宫墙的形象,将自己的努力与天地相连,表达了对于修行和追求的坚定信念。

整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精确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于人生道路的思考。诗人用斗室作为象征,将自己的修行心境与宇宙相联系,表达了对于追求伟大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坚定信念。这首诗词启迪了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以及追求卓越和修行的重要性。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wei-zheng-ju-shan-fu-dou-shi.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