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笛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6:56:55诗人:刘子翚 |  朝代: 宋代 |  21

倚楼何处笛,飞响彻云霄。
曲怨吹难尽,风回听勿遥。
戍兵临绝漠,闺妇起寒宵。
一弄梅飞雪,华年鬓亦凋。

作者介绍

刘子翚(一一○一~一一四七)字彦沖,号病翁,崇安(今属福建)人。韐仲子。以荫补承务郎,辟爲真定府幕属。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通判兴化军(本集卷五《送张当世序》)。后以疾退居故乡屏山,学者称爲屏山先生,朱熹尝从其问学。绍兴十七年卒,年四十七。遗着由其子玶编爲《屏山集》二十卷,胡宪爲之序,朱熹跋。《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刘子翚诗,以明正德七年刘泽刻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十八年李廷钰秋柯草堂刊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闻笛》是宋代刘子翚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听到笛声的情景,通过音乐的表达,传达了一种怀旧、思乡、离别之情。

诗词中的笛声从高楼上传来,声音高亢激扬,回荡在云霄之间。曲调中带着深深的怨愤之情,吹奏者的情感在音符间传递,却无法完全表达出来。风吹回来,使人听得更加近距离,感受到了音乐的情绪。

在边塞的戍楼上,守卫者面临着荒凉的沙漠,孤单寂寞。而在闺阁中的妇人们,也在这个寒冷的宵夜里醒来。诗人以一曲笛音勾起了对亲人、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人通过描绘梅花飞舞的景象,暗示着时光的流转,年华的消逝,人们的青春也随之凋谢。

这首诗词通过音乐的表现手法,将人们的情感与环境相融合,展示了岁月的无情和离别的苦涩。它唤起了人们对家乡、亲人和青春的思念之情,使人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同时,诗人通过音乐的情绪传达,展示了人类情感的无穷深邃和音乐的魅力。整首诗词给人一种忧伤、温馨而又深沉的感觉,引人深思。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wen-did99.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