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6:54:18诗人:喻良能 |  朝代: 宋代 |  23

声如蛾唱更悠扬,透縠穿纱喙许长。
莫倚传呼工噬啮,须知十月有清霜。

作者介绍

喻良能,字叔奇,号香山,义乌(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十七年(一一五七)进士,补广德尉。歷鄱阳丞、星源令,通判绍兴府。孝宗干道七年(一一七一),爲建宁府学官。累官国子主簿,工部郎中、太常丞。出知处州,寻奉祠,以朝请大夫致仕。有《香山集》、《忠义传》等,均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香山集》十六卷。事见《敬乡集》卷一○、《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七九《香山集》跋及本集有关诗篇。喻良能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香山集》爲底本。校以《永乐大典》残本、《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蚊》是宋代喻良能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蚊儿声声如蛾唱,更加悠扬动听,
透过纱帐,它的吻嘴穿破细纱好长。
不要依靠传呼工来驱蚊,因为它们可能会咬噬你的皮肤,
你应该知道,十月里已经有了清晨的霜。

诗意:
这首诗以蚊子为题材,描绘了蚊子的声音和行为。喻良能以细腻的笔触,将蚊子的声音比喻为蛾儿的歌唱,表达出它们的声音是如此悠扬和动听。蚊子透过纱帐,利用长长的吻嘴穿破细纱来叮咬人们。诗人告诫人们不要依赖传呼工来驱赶蚊子,因为传呼工可能会咬伤人的皮肤。最后,诗人提醒读者,十月已经到了,秋天的清晨已经带来了霜冻的寒意。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蚊子的特征和行为,通过对细节的观察,给读者带来了鲜活的感受。诗人运用比喻手法,将蚊子的声音比作蛾儿的歌唱,使得整首诗充满了音乐感和诗意。蚊子叮咬的画面通过描写吻嘴穿破细纱而更加生动形象。最后两句警示读者不要依赖传呼工来解决问题,传递出一种独立自主的态度。整首诗写意清新,意境深远,展示了喻良能独特的写作风格。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wen35d.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