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宅一区长自负,受田百亩不能耕。
壁间银篆方犹湿,早已枯然梦两楹。
作者介绍
白玉蟾(一一九四~?),本名葛长庚,因继雷州白氏爲后,改今名。字白叟、以閲、衆甫,号海琼子、海南翁、琼山道人、蠙菴、武夷散人、神霄散吏、紫清真人,闽清(今属福建)人,生于琼山(今属海南)。师事陈楠学道,遍歷名山。宁宗嘉定中诏赴阙,命馆太乙宫,赐号紫清明道真人(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二一)。全真教尊爲南五祖之一。有《海琼集》、《武夷集》、《上清集》、《玉隆集》等,由其徒彭耜合纂爲《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四十卷。事见本集卷首彭耜《海琼玉蟾先生事实》。 白玉蟾诗,以明正统?仙重编《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六卷、续集二卷爲底本。校以影印《道藏》本《上清集》、《武夷集》、《玉隆集》(简称上清集、武夷集、玉隆集),明万历蓝格钞《海琼白真人文集》(简称明钞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刘双松安正堂刊《新刻琼琯白先生集》(简称刘本),清干隆刊《宋海琼白真人诗文全集》(简称干隆本)。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爲一卷。
作品评述
《蜗牛》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白玉蟾。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有一区长自视甚高,
拥有百亩耕地却无法开垦。
墙上的银篆字仍湿润,
早已成了梦中的两个柱子。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一个宅院主人的遭遇,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宅院主人骄傲地认为自己拥有一片土地,但却无法利用它来耕种。墙上的银篆字虽然还湿润,但这个宅院早已经荒废,成为了过去的梦境中的两个柱子。这首诗词寓意深远,通过描绘一个微小的场景,表达了对人生矛盾和时光无情的感叹。
赏析:
《蜗牛》这首诗词运用了简洁而形象的语言,通过对宅院主人的描写,展示了人生的无奈和无常。诗人以宅院主人的自负和无能为切入点,通过对比宅院主人的期望和现实的落差,表达了人生中的挫折和无奈感。诗中的银篆字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它们仍然湿润,但宅院已经荒废,成为了过去的梦境。这种对时间的感知和对人生的思考,给人以深深的触动。
整首诗词氛围萧瑟,意境深远,通过寥寥数语勾勒出一个废弃的宅院和宅院主人的形象,引发读者对人生的思考。它表达了人们在追求功名利禄的同时,容易忽略对内心与精神的满足,以及时间的无情流逝。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表达,唤起了读者对于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