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冲卿出古饮鼎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8 06:12:44诗人:梅尧臣 |  朝代: 宋代 |  23

精铜作鼎土不蚀,地下千年藓花幂。
腹空凤卵留藻文,足立三刀刃微直。
左耳可执口可斟,其上两柱何对植。
从谁发掘归吴侯,来助雅饮欢莫极。
又荷君家主母贤,翠羽胡琴令奏侧。
丝声不断玉筝繁,绕树黄鹂鸣不得。
我虽衰苶为之醉,玩古乐今人未识。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作品评述

《吴冲卿出古饮鼎》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梅尧臣。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精铜做成的鼎土不会生锈,
地下埋藏了千年的藓花茂盛。
饮鼎空腹留下凤卵般的藻文,
鼎足上立着三刀微微向外弯曲。
左耳可以握住,也可斟酒,
上面的两根柱子是对称的。
是谁发现并归还给吴侯,
来助他欢乐饮宴,乐趣无穷。
还有令人敬重的君家主母,
她手持翠羽胡琴,奏出美妙的音乐。
丝弦声音不断,玉筝音繁复,
绕树飞舞的黄鹂无法与之竞争。
虽然我身体衰弱,却因此陶醉,
欣赏古乐,今人却未能理解。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饮酒的场景,以及诗人对古乐的热爱和自身的情感体验。诗人以吴冲卿(历史上的名将)命名,可能是为了突出这是一个雅致高尚的场合。

诗中首先描述了精铜饮鼎,表达了鼎的珍贵和耐久,象征着古代文化的传承和价值。地下埋藏的藓花则象征着岁月的积淀和历史的厚重。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饮鼎空腹留下的藻文,以及鼎足上微微向外弯曲的三刀。这些细节描绘了饮鼎的精致和独特之处,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器物的细腻观察和赞美。

诗中还提到了左耳和两根对称的柱子,这些细节描写增添了饮酒场景的生动感。描述中的吴侯可能是指吴冲卿,与诗题呼应,也暗示了这是一场雅致的宴会。

诗的后半部分提到了君家主母手持翠羽胡琴,奏出美妙的音乐。这里通过音乐的描绘,进一步强调了宴会的高雅氛围。丝弦声音的不断和玉筝音的繁复,与黄鹂的鸣叫形成对比,表达了音乐的美妙无比,令人陶醉。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自身的情感体验。诗人虽然身体衰弱,但他能陶醉于这种古乐之中,这种美妙的体验是当代人所无法理解的。这里反映了诗人对古文化的珍视和对雅趣的追求,也可以理解为对自身境遇的一种抒发。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饮宴场景和古乐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雅致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细腻的描写和对比手法,展现了古代文人对物质和精神享受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诗人自身的情感体验和对美的感知。这首诗词在形式上简练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和想象的空间,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wu-chong-qing-chu-gu-yin-ding.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