脍鲈元不动乡思,拂袖西风已见几。
江上如今来往客,但言鲈脍不言归。
作者介绍
叶茵(一一九九?~?)(生年据本集卷三《己酉生日敬次靖节先生拟挽歌辞三首》、《既次韵或非之作解嘲》“衰龄踰五十”推算),字景文,笠泽(今江苏苏州)人。曾出仕,“十年不调”(本集卷二《参选有感》),退居邑同里镇,筑顺适堂,以杜甫诗“洗然顺所适”得名。与陈起等有唱酬。有《顺适堂吟稿》五卷。事见清同治《苏州府志》卷四八。 叶茵诗,以清顾氏读画斋刊本爲底本,校以汲古阁影宋钞本(简称汲古阁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吴江三高祠·张翰》是宋代诗人叶茵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吴江的三座高祠,我心中乡愁如今无法消散,我摆动袖子感受着西风吹拂已有多少次。江上来来往往的客人,只说鲈脍美味,却从不谈及归乡之事。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在吴江三座高祠中的心境。诗人深感乡愁,无法摆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他感受到了西风吹过袖子的凉爽,但时间已经过去了很多次,客人们来来往往,只会谈论美味的鲈脍,而不提及归乡的话题。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客人们的不解,以及对乡愁的深沉感受。
赏析:
《吴江三高祠·张翰》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展示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和对客人谈论鲈脍而不谈归乡的困惑。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描述诗人的乡愁和客人们的漠然态度,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痛楚和对现实的不满。诗人通过对风、袖子和江水等自然元素的描绘,为诗词增添了一种唯美的意境。
这首诗词通过简短而精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乡愁的深沉感受和对客人们的疑惑。它唤起了读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中矛盾和不公的反思。诗人以个人的情感体验为依托,表达了广大人民对家乡的眷恋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wu-jiang-san-gao-ciy4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