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尽上人东林禅居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6:44:50诗人:李颀 |  朝代: 唐代 |  体裁: 边塞 |  19

草堂每多暇,时谒山僧门。
所对但群木,终朝无一言。
我心爱流水,此地临清源。
含吐山上日,蔽亏松外村。
孤峰隔身世,百衲老寒暄。
禅户积朝雪,花龛来暮猿。
顾余守耕稼,十载隐田园。
萝筱慰舂汲,岩潭恣讨论。
泄云岂知限,至道莫探元。
且愿启关锁,于焉微尚存。

作者介绍

李颀,字粹老。少举进士,后弃官爲道人,遍歷湖湘。晚居临安大涤洞天。善丹青,神宗熙宁间尝画春山横轴且书诗于后,投杭州通判苏轼。事见《苏轼诗集》卷一一《李颀秀才善画山以两轴见寄仍有诗次韵答之》注。

作品评述

《无尽上人东林禅居》是一首李颀创作的唐代诗词,诗人描绘了一个清幽的禅居景象,并表达了对禅修、宁静和追求至道的向往。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草堂经常有空闲,常去拜访山上的僧人。我与群木相对,整天无一言。我心爱那流水,此地临近清源。含着山上的阳光,遮挡了松树外的村庄。孤峰隔绝了尘世的喧嚣,破碎的袈裟衣已经老旧不堪。禅房门口积着早晨的雪花,花龛中有黄昏的猿鸣。我念叨着守护田园的事情,十年来隐居在田园之间。在茅草下宽慰地推磨和汲水,岩石潭中尽情地展开讨论。想要洗去心头的烦躁,但无可言喻的至道却不可捉摸。只愿打开关锁,微微地继续存在。

诗意的核心在于表达诗人追求宁静独处、寻找至道的内心愿望。草堂的空闲时光使诗人能够与自然相对,与山上的僧人一起安静地度过,与群木相对,没有语言的交流。诗词中描绘的清源、阳光、雪花和猿鸣等景象都象征着宁静和纯粹。诗人通过隐居在田园中,沉浸在劳动和讨论之中,寻找平静和无尽的至道。然而,至道却是不可捉摸的,诗人想要深入探索,但不知道止境。最后,诗人表达了愿望,希望延续微小的存在,继续追求宁静和追求至道。

整首诗词充满了温馨、深沉和追求的情感。通过对禅居景象的描绘和诗人情感的表达,诗词带给读者一种宁静、安逸和向往的感觉。诗人用简洁的语言和细腻的意象,呈现了自己内心的思考与感悟,使读者也能从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追求的价值。这首诗词在诗人李颀的作品中独具特色,也被视为佳作之一。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wu-jin-shang-ren-dong-lin-chan-ju.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