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申除夕送岁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6:21:49诗人:曾丰 |  朝代: 宋代 |  23

四十余番送岁回,百年身世半摧颓。
更将四十余番送,岁定相辞不复来。

作者介绍

曾丰(一一四二~?)(生年据本集卷九《端午家集》“自我生壬戌”推定),字幼度,号撙斋,乐安(今属江西)人。孝宗干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知会昌县。十六年,知义宁县。宁宗庆元改元(一一九五)时,知浦城县。歷隆兴、广东、广西帅漕幕,通判广州,知德庆府。享年近八十。有《撙斋先生缘督集》四十卷,宋时曾版行,已佚,元元统间五世孙德安欲重刻,未果。明万历间选刻爲十二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缘督集》二十卷。今存清抄本四十卷,似仍爲宋本之旧。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及《道园学古录》卷三四《曾撙斋缘督集序》。 曾丰诗,以清抄本四十卷(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明万历选刻本(简称明本)、丁丙跋抄本(简称丁本)。由于底本文字错譌衍夺极多,凡明确无疑之错譌,据校本径行校改。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戊申除夕送岁》是宋代曾丰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描绘岁末送旧迎新的场景为主题,抒发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岁月更迭的感慨和思考。

诗词中的"戊申"指的是一个特定的年份,而"除夕"则是指农历年的最后一天,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新年前夜。首句"四十余番送岁回"意味着作者经历了四十余个年头的更替和岁月的流转。"百年身世半摧颓"表达了作者在百年的人生历程中,身体和经历已经颓废了一半。接着,诗人表示自己将继续送走这四十余个年头,暗指时间的不可逆转和岁月的匆匆流逝。

最后两句"岁定相辞不复来"传达了一种别离的情感和对时光无情的感慨。岁已定下,与我们告别,再也不会回来。这里的"岁"不仅仅指年份的更替,也可以引申为人生的流逝和岁月的逝去。

整首诗意味深长,通过对岁末送旧迎新的场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无情流转和人生的短暂感叹。诗人以简练而凝练的语言,把握住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将来的无奈。这种抒发情感的方式,使诗词展现出深刻的思考和哲理意味,引发读者对生命和时间的思考和反思。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wu-shen-chu-xi-song-sui.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