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弦琴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3:25:57诗人:顾逢 |  朝代: 宋代 |  13

三尺孤桐古,其中趣最优。
只须从意会,不必以声求。
袖手时横膝,忘言自点头。
孙登犹未悟,多却一丝留。

作者介绍

顾逢,字君际,号梅山,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尝举进士不第,学诗于周弼,与同时陈泷、汤仲友、高常擅名于理宗端平、淳祐间,有苏臺四妙之称。长于五言,弼称之爲顾五言,自署其居爲五言田家。有诗十卷,已佚。元初辟爲吴郡教谕,卒年七十四。事见明正德《姑苏志》卷五四、《元诗选》癸集甲。 顾逢诗,据《诗渊》等书所录,编爲一卷。按:明《诗渊》辑顾逢诗,似将逢与梅山顾先生视爲二人,诗中并有《顾逢诗集》之题,是否一人已不能明。

作品评述

《无弦琴》是宋代诗人顾逢创作的诗词作品。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三尺孤桐古,其中趣最优。
只须从意会,不必以声求。
袖手时横膝,忘言自点头。
孙登犹未悟,多却一丝留。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无弦琴"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音乐的领悟和对艺术的追求。诗中的"三尺孤桐古"描绘了一架古老的孤琴,这里的"孤"意味着独立、孤独,象征着音乐的纯粹和高尚,同时也暗指诗人自身的孤独和超脱。"其中趣最优"表明诗人认为音乐的趣味和意境是最重要的,而不在于琴弦的声音。

诗人进一步指出,欣赏音乐无需倚重于琴弦的发声,而是应该从内心去理解音乐的意境,通过感受和思考来领会其中的美妙。"只须从意会,不必以声求"这句话强调了内心感知的重要性。

接着,诗人以形象的方式描绘了自己的姿态:"袖手时横膝,忘言自点头"。这是在说诗人在欣赏音乐时,可以闲坐着,手搁在袖子上,双腿交叉,自由自在地点头,完全沉浸在音乐的世界中。这样的姿态表达了诗人对艺术的敬重和投入。

最后两句"孙登犹未悟,多却一丝留"暗示了孙登这一位音乐家或琴棋书画的艺术家,尚未完全领悟到音乐的真谛。而诗人自己则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领悟到一丝的感悟,这种感悟是深藏心底的,不轻易流露出来。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音乐的理解和对艺术的追求,强调了内心感知和心灵沟通的重要性。它启示人们在欣赏音乐和艺术时,应该超越外在的形式和声音,通过内心的体验去领悟其中的真谛,从而感受到音乐和艺术的美妙之处。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wu-xian-qinqaa.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