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说西来几许年,此身动静莫非禅。
须知天理流行妙,不待人言髣髴传。
运水搬柴存实则,著衣喫饭即当然。
若能默悟真消息,剖破诸空亿大千。
作者介绍
陈淳(一一五五~一二一九),字安卿,学者称北溪先生,龙溪北溪(今福建漳州)人。孝宗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乡贡进士。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朱熹知漳州,淳执贽从学,延置学宫。曾权长泰簿(本集卷四《权长泰簿喜雨呈郑宰》《解职归题主簿轩壁》)。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预特试,明年授安溪簿,未及上,十二年卒,年六十五。有《北溪大全集》五十卷等。事见本集附录宋陈宓《北溪先生墓志铭》、门生陈沂《北溪先生叙述》,《宋史》卷四三○有传。 陈淳诗,以明弘治三年抚州守周梁石刻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北溪大全集》(简称四库本)、清干隆四十八年陈文芳刻本(简称陈本)、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抄本。
作品评述
《无言上人求诗依黄簿韵》是宋代陈淳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无言上人求诗依黄簿韵,这首诗词是无言上人向黄簿请教诗词创作的韵律。无言上人是一个虔诚的禅修者,他的求诗之举体现了他对于诗词艺术的向往和追求。
诗词的诗意在于表达了禅修者的境界与心态。首句“休说西来几许年,此身动静莫非禅。”意味着无言上人已经修行了很长时间,并且他的一切行为都是禅修的一部分。他的身体和内心都被禅修所充实和平静。
接下来的几句“须知天理流行妙,不待人言髣髴传。”强调了天理的妙处,它是超越语言的,不需要通过言语来传达。这里的天理可以理解为世间万物的真实本质或法则。无言上人通过自身的修行和体悟,已经领悟到了天理的流行,并且不需要通过言语来传承。
诗的后半部分着重强调了实际行动的重要性。“运水搬柴存实则,著衣喫饭即当然。”这两句诗意味着无言上人将禅修的精神融入日常生活中,他将平凡的动作视为修行的一部分。无论是搬运水和柴火,还是穿衣吃饭,他都将其视为自然而然的行为,不做过多的执着和追求。
最后两句“若能默悟真消息,剖破诸空亿大千。”表达了无言上人希望能够默默地领悟到真实的信息,进一步剖析揭示世间的虚妄和幻象。这一句寓意深远,暗示了禅修者对于超越世俗的境界的追求和对真理的探索。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禅修者的境界和心思,表达了对于超越言语的真实境界的追求。通过融入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行动,无言上人试图突破幻象,寻找真实的信息和智慧。整首诗词充满了禅意和哲理,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