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夜啼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6:52:49诗人:王建 |  朝代: 唐代 |  体裁: 乌夜啼 |  32

庭树乌,尔何不向别处栖,夜夜夜半当户啼。
家人把烛出洞户,惊栖失群飞落树。
一飞直欲飞上天。
回回不离旧栖处。
未明重绕主人屋,欲下空中黑相触。
风飘雨湿亦不移,君家树头多好枝。

作者介绍

王建,婺源(今属江西)人。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进士。曾知鄂州崇阳县。事见清道光《婺源县志》卷一五。

作品评述

诗词:《乌夜啼》
译文:乌鸟夜晚啼鸣,为什么不飞去别处栖息?夜夜半穿堂而过啼鸣。家人把蜡烛放在门户外,打扰了乌鸟,它惊慌失群地飞落在树上。它一直飞,直到试图飞上天空。一次又一次地返回旧栖息地,还未到黎明时又绕到主人的屋顶上,欲降又不敢降,空中黑暗中相互触碰。无论风吹雨打多么湿润,你家树头的枝条依然茂盛。

诗意:这首诗描绘了一只乌鸟在夜晚的徘徊和啼鸣,以及与人类之间的互动。乌鸟夜半在主人的房屋上啼叫,被家人的所为所惊扰,却又不愿离开旧的栖息地。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情感的唤起。

赏析:《乌夜啼》是王建这位唐代诗人的作品之一,以简练而准确的语言刻画了一只乌鸟夜晚的的徘徊和啼鸣情景。通过描写乌鸟在夜晚的行为和与居住者的互动,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的深入观察和对生命的感悟。诗中描绘的乌鸟愿意在主人的房屋附近栖息,没有离开旧的栖息地,这或许可以理解为对生活稳定和归属感的渴望。整首诗通过简单的文字和对细节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夜晚的安静而凄凉的画面,引发了对生命与环境的思考。《乌夜啼》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情感的传达,展示了王建作为唐代文人的才华和对自然的热爱。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wu-ye-time1.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