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池事南郊,胜践又西风。
多稼天连碧,芳莲水映红。
渔歌来席上,鸟影度屏中。
想见垂杨里,诗成又暮钟。
作者介绍
刘宰(一一六六~一二三九),字平国,自号漫塘病叟,金坛(今属江苏)人。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进士,调江宁尉。歷真州司法参军、知泰兴县、浙东仓使干官。以不乐韩侂胄用兵,遂引退,屏居云茅山之漫塘三十年。其间虽一再徵召,皆不就。理宗嘉熙三年卒,年七十四(《京口耆旧传》卷九)。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其中诗五卷。《至顺镇江志》卷一九、《宋史》卷四○一有传。 刘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明正德任佃刻、嘉靖王皋续刻本(简称王本)和万历三十二年范崙刻本(简称万历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戏呈南池同游诸兄》是宋代刘宰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与众多朋友一同游览南池的欢乐心情,并以此为背景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恬淡。
诗词中的方池位于南郊,此刻正是早晨,朝阳的光辉洒在方池上,形成了美丽的景色。清晨的微风吹拂着方池,稻田中的庄稼在阳光的照耀下呈现出一片碧绿的色彩。水中的莲花在阳光的映照下散发出鲜艳的红色,与碧绿的稻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诗人与众多朋友共同游览方池的过程中,不时传来渔歌之声,给人带来愉悦的氛围。同时,天空中飞过的鸟儿的影子也在屏风上一闪而过,增添了一份生动和活力。诗人回想起那垂柳树下的景象,思绪飞扬,不禁唤起了他的创作灵感。然而,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太阳已经西沉,暮色渐深,钟声敲响了傍晚的结束。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朝代时光的流转。通过描绘方池的景色和描述与朋友的欢乐,诗人传达了对自然和人文的热爱,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作者对美好时刻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中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使读者能够与作者共情并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