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十二之十)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12:33:29诗人:张伯端 |  朝代: 宋代 |  体裁: 伤怀 |  15

不辨五行四象,那分朱汞铅银。
修丹火候未曾闻。
早便称呼居隐。
不背自思己错,更将错路教人。
误他永劫在迷津。
似恁欺心安忍。

作者介绍

张伯端,字平叔,后改名用诚,号紫阳真人,天台(今属浙江)人。少好学,游歷四方。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应陆诜辟爲四川节度制置使安抚司参议。传说曾遇异人,授金丹药物火候之秘。八年,着《悟真篇》八十一章(《悟真篇》自序)。元丰中留偈而逝。事见《悟真篇注疏》附《直指详说·张真人本末》。《嘉定赤城志》卷三五有传。 张伯端诗,以影印明正统刊《道藏》洞真部方法类《修真十书·悟真篇》五卷本爲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悟真篇注疏》(简称注疏本),《道藏》洞真部玉诀类《紫阳真人悟真篇拾遗》(简称拾遗),编爲三卷。

作品评述

《西江月(十二之十)》是宋代张伯端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辨不清五行四象,分不开朱砂、汞、铅、银。
修炼丹药的火候从未听闻。
早已自称隐居者。
不背离自己思考自己的过错,更将自己走错的路教给他人。
误他们永劫在迷津中。
就像这样欺骗他人的心安于这种忍耐。

诗意:
这首诗词以修道和修炼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修道者的质疑和对人生迷茫的思考。诗中提到的五行四象是指阴阳五行理论中的五行(金、木、水、火、土)和四象(青、赤、白、黑),作者表示自己无法辨认和理解这些复杂的理论,也无法分辨和掌握其中的关键元素(朱砂、汞、铅、银),甚至对修炼丹药所需的火候一无所知。然而,作者却自称隐居者,表现出对修道者的怀疑和对他们的行为的不屑。同时,作者也反思自己的过错,但他却将自己走错的道路教给他人,误导他们在迷途中徘徊。最后,作者暗示这种欺骗他人的心态既安于内心,又忍耐于现实中。

赏析:
《西江月(十二之十)》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修道和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的五行四象象征了修道者所追求的理论和实践,而作者却表示自己无法理解和掌握这些复杂的概念,暗示了对修道者的怀疑态度。通过自称隐居者,作者表达了自己对修道者行为的不屑和对他们的误导的批判。同时,作者也反思自己的过错,暗示人们在人生中难免会犯错,但却将这种错误的路线传授给他人,使他们也误入歧途。最后,诗人的内心欺骗和外在的忍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揭示了修道者内心的复杂和人生的迷茫。整首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修道和人生的深刻思考,给人以深思和反思的启示。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xi-jiang-yue-shi-er-zhi-shi.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