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十二之五)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10:42:56诗人:张伯端 |  朝代: 宋代 |  体裁: 西江月 |  9

二八谁家姹女,九三何处郎君。
自称木液与金精。
遇土却成三姓。
更假丁公锻炼,夫妻始结欢情。
河车不敢暂留停。
运入昆仑峰顶。

作者介绍

张伯端,字平叔,后改名用诚,号紫阳真人,天台(今属浙江)人。少好学,游歷四方。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应陆诜辟爲四川节度制置使安抚司参议。传说曾遇异人,授金丹药物火候之秘。八年,着《悟真篇》八十一章(《悟真篇》自序)。元丰中留偈而逝。事见《悟真篇注疏》附《直指详说·张真人本末》。《嘉定赤城志》卷三五有传。 张伯端诗,以影印明正统刊《道藏》洞真部方法类《修真十书·悟真篇》五卷本爲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悟真篇注疏》(简称注疏本),《道藏》洞真部玉诀类《紫阳真人悟真篇拾遗》(简称拾遗),编爲三卷。

作品评述

《西江月(十二之五)》是宋代张伯端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爱情故事,情节发生在西江之滨,描绘了男女主人公的相识、相爱和最终欢聚的情景。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二八谁家姹女,九三何处郎君。
自称木液与金精。遇土却成三姓。
更假丁公锻炼,夫妻始结欢情。
河车不敢暂留停。运入昆仑峰顶。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一种幽默、婉转的方式表达了男女主人公相遇、相识和相爱的过程。首句“二八谁家姹女,九三何处郎君。”描绘了一个年轻女子和年轻男子的相遇,他们都是十分美貌的人。接着,“自称木液与金精。遇土却成三姓。”这句诗中使用了一种奇特的比喻,以木液和金精来代表男女主人公的姓氏,暗示他们的出身高贵。然而,在现实中,他们面对的是土地的束缚,无法随心所欲地结合在一起。

接下来的两句“更假丁公锻炼,夫妻始结欢情。”表达了男主人公不得不伪装成一个名叫丁公的人,通过锻炼自己来吸引女主人公的注意,并最终成为夫妻,达到了他们的欢乐情感。最后两句“河车不敢暂留停。运入昆仑峰顶。”则描述了他们的爱情如河水一样奔流向前,不敢停留,最终达到了高峰的状态,昆仑峰象征着他们的爱情达到了极致。

整首诗词以婉转、隐晦的语言描写了男女主人公的相遇、相爱和结合的过程,通过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他们爱情的坎坷和最终的圆满。张伯端巧妙地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使整首诗词富有诗意,给人以美好的联想和思考。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xi-jiang-yue-shi-er-zhi-wu.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