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篇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24 02:32:39诗人:蔡襄 |  朝代: 宋代 |  体裁: 西施 |  22

越国无只艳,吴官未始知。
谁言勾践黠,不自爱西施。

作者介绍

蔡襄(一○一二~一○六七),字君谟,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爲西京留守推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进直史馆,兼修起居注。次年,以母老求知福州,改福建路转运使。皇祐四年(一○五二),迁起居舍人、知制诰,兼判流内铨。至和元年(一○五四),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三年,以枢密直学士再知福州,徙泉州。嘉祐五年(一○六○),召爲翰林学士、三司使。英宗即位,以端明殿学士知杭州。治平四年卒,年五十六。孝宗干道中,赐謚忠惠。有《蔡忠惠集》。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三五《端明殿学士蔡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二○有传。 蔡襄诗九卷,以明万历四十三年陈一元校,朱谋玮、李克家重校《蔡忠惠集》四十卷本爲底本(藏上海图书馆),校以明万历四十四年蔡善继双瓮斋刻《宋蔡忠惠文集》三十六卷本(简称蔡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天启二年丁启濬、顔继祖等刻《蔡忠惠诗集全编》二卷本(简称诗集,藏上海图书馆),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端明集》四十卷本(简称四库本),近人朱翼庵影印《宋蔡忠惠公自书诗真迹》(简称手迹)。集外诗另编一卷。集中卷七《度南涧》“隠隠飞桥隔野烟”,《入天竺山留客》“山光物态弄春晖”,《十二日晚》“欲寻轩槛倒清尊”,宋洪迈《万首唐人绝句》收爲张旭诗,《蔡忠惠诗集》有注,以爲洪迈误收,今仍保留原状。

作品评述

《西施篇》是一首宋代蔡襄创作的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越国没有比西施更美丽的女子,
吴国的官员们还不曾见过她。
谁说勾践是狡猾的人,
他不自愿爱上西施。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西施的美丽与勾践对她的深情。越国没有任何女子能与西施相媲美,然而吴国的官员们却还未曾看到过她的容貌。诗人反驳了有关勾践的负面评价,认为他不是出于狡猾才爱上西施,而是真心实意地被她吸引。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西施的美丽和勾践对她的爱慕之情。通过对越国和吴国的比较,诗人突出了西施的非凡之处,她是越国的珍宝,吴国的官员们还未曾有幸一睹她的容颜。同时,诗人也为勾践辩护,认为他对西施的爱并非出于阴谋诡计,而是真实而纯粹的感情。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美与爱的主题,表达了对西施美貌与勾践真情的讴歌。

这首诗词以西施作为主题,展示了她的美丽和吸引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勾践的赞美。它表达了对真正美丽的崇敬和对真爱的认可,以及对美与爱的力量的赞美。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xi-shi-pian3at.html

相关文章

每日一诗

过缙云胡君作茶古松下丛兰中
方岳
十丈苍皮带雪僵,山云归晚泊书床。不缘曾读离骚熟,兰亦欺人未肯香。
诗词赏析 >

每日成语

赞口不绝
不住口地称赞。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