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蜀净众寺松溪八韵兼寄小笔崔处士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8 02:13:49诗人:郑谷 |  朝代: 唐代 |  21

松因溪得名,溪吹答松声。
缭绕能穿寺,幽奇不在城。
寒烟斋后散,春雨夜中平。
染岸苍苔古,翘沙白鸟明。
澄分僧影瘦,光彻客心清。
带梵侵云响,和钟击石鸣。
淡烹新茗爽,暖泛落花轻。
此景吟难尽,凭君画入京。

作者介绍

郑谷,字守愚,袁州人。光啓三年擢第,官右拾遗,歷都官郎中。幼即能诗,名盛唐末。有《云臺编》三卷,《宜阳集》三卷,外集三卷,今编诗四卷。

作品评述

西蜀净众寺松溪八韵兼寄小笔崔处士

松因溪得名,溪吹答松声。
缭绕能穿寺,幽奇不在城。
寒烟斋后散,春雨夜中平。
染岸苍苔古,翘沙白鸟明。
澄分僧影瘦,光彻客心清。
带梵侵云响,和钟击石鸣。
淡烹新茗爽,暖泛落花轻。
此景吟难尽,凭君画入京。

译文:

西蜀净众寺松溪八韵兼寄小笔崔处士

松树因为溪流得名,在溪流的吹拂下,松树回应着溪水的声音。
溪水绕过寺庙,幽奇的景致并不在城市之中。
寒烟在草堂之后散去,春雨夜晚平静安宁。
河岸上苍苔古老而苍翠,沙洲上的白鸟清晰可见。
清澈的溪水分开僧侣的身影,照亮了客人的心灵。
梵音带着云雾漂浮,敲钟声撞击着石头的回响。
淡淡煮茶清香明亮,暖暖的花瓣轻轻漂浮。
这样的景致难以尽诉,让你尽情地用画笔将它带入京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净众寺周围的景色,以及松溪的奇幻和安静的特点。作者运用细腻的笔墨,通过对溪流、松树、寺庙的描写,展示了一片宁静祥和的景象。

诗中仔细描述了溪水绕过寺庙,松树在溪流的吹拂下回应着声音的情景。通过对松树的表达,展示了大自然与人的和谐相处。寺庙尽管在城市之外,却有着独特的幽奇之美。寒烟散去,春雨夜晚平静,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

诗中还描述了河岸上的苍苔和翘沙,以及白鸟在沙洲上的明亮身影。这些细节描写展示了自然界的美丽与活力。

作者通过描述松溪的景色和气氛,表达了自己深深的感受和情感。诗中展示了对清净和平和美的向往,以及对自然景物的赞美。

整首诗以华丽的词藻描绘了松溪的宁静之美,给读者呈现了一幅让人神往的画面。诗中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又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寄托。

这首诗给人以舒心、安宁的感觉,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也呈现出了艺术家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生活的思考。这首诗通过精心的描绘和细腻的笔墨,让读者仿佛亲临现场。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xi-shu-jing-zhong-si-song-xi-ba-yun-jian-ji-x.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