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亭题壁寄中书李相公(一作寄上中书李相公)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18 17:15:04诗人:武元衡 |  朝代: 唐代 |  11

昏旦倦兴寝,端忧力尚微。
廉颇不觉老,蘧瑗始知非。
授钺虚三顾,持衡旷万机。
空馀蝴蝶梦,迢递故山归。

作者介绍

武元衡,字伯苍,河南缑氏人。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復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八年,徴还秉政,早朝为盗所害,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武元衡字伯苍,河南缑氏人。宪宗朝宰相,元和十年六月癸卯早朝,为盗所害,年五十八。补诗一首。

作品评述

西亭题壁寄中书李相公(一作寄上中书李相公)

昏旦倦兴寝,端忧力尚微。
廉颇不觉老,蘧瑗始知非。
授钺虚三顾,持衡旷万机。
空馀蝴蝶梦,迢递故山归。

中文译文:

早晚因倦睡醒,虽有心中的烦忧,却无力去消解。
廉颇不觉得自己已经老去,蘧瑗才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再年轻。
曾经掌管军权,虽然只是虚无的三次拜访,但也曾掌握过权柄。
如今手握衡器,只能空悬办公,不再有事务可处理。
只剩下一些虚幻的蝴蝶梦,思念迢递故山的归程。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武元衡的壮志未酬和对时光流逝的感叹。诗中提到的廉颇和蘧瑗是历史上的两位杰出人物,他们的事迹使得诗人感到自己的无能为力和逐渐衰老的现实。授钺和持衡都是指担任重要职位和执掌政务的象征,但在诗中它们变得空虚和无用。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提及,传达了诗人对自己能力的怀疑和对光阴流转的惋惜之情。诗中运用了反衬的手法,把廉颇和蘧瑗与诗人自己形成对比,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在官场上的无能为力和年华的消逝感到的沮丧和无奈。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词句和抑扬顿挫的节奏,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xi-ting-ti-bi-ji-zhong-shu-li-xiang-gong-yi-z.html

相关文章

每日一诗

满庭芳
无名氏
北斗璇魁,南闽元帅,西清真地行仙。东林白社,依约认前缘。霞洞天台万叠,记当时、秀减山川。三生梦,岩公宝刻,云锁石桥边。时度御炉吹雾,宫烛传烟。望图中家庆,朱紫蝉联。入见辕门佳节,到新春、长是开筵。明年看,五云深处,黄发映貂蝉。
诗词赏析 >

每日成语

三窝两块
①指有多房妻妾。②指众多的子女。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