晞阳轩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7 22:53:09诗人:李弥逊 |  朝代: 宋代 |  31

山高竹柏阴,得之近亭午。
兹轩揖朝暾,精色快先睹。
濛濛勒花春,十月九风雨。
羲和为反旆,照我衣上缕。
眩然九阳游,谁云在环堵。

作者介绍

李弥逊(一○八九~一一五三),字似之,号筠溪居士,又号普现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一一一四)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爲卫尉少卿,出知端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诗,以丁氏八千卷楼藏李鹿山原藏《竹谿先生文集》爲底本(藏南京图书馆)。参校朱彝尊藏明钞本(简称明本,藏上海图书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筠溪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晞阳轩》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作品。这首诗以描绘山高竹柏阴为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清幽的山林景象中。诗人通过山高竹柏的阴影,令人感受到午后的宁静和凉爽。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自己在晞阳轩(诗人的居处)向朝暾行礼的情景。这里的"朝暾"指的是早晨的阳光,意味着新的一天开始了。诗人用"揖"来表达自己对朝阳的敬意,展现出他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在第三、四句中,诗人提到了"精色",这里可以理解为景色的美丽和鲜艳。他渴望早日目睹这美景,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观的向往之情。

随后,诗人以"濛濛勒花春"描绘了春天细雨纷飞的景象,这是十月的九风雨,传达了秋天的凄凉和湿润。这样的描写使诗中的景色更加丰富多彩。

在下一句中,诗人以羲和为反旆,照亮了他衣上的细丝。羲和是古代神话中的太阳神,将自己的旗帜翻转来照亮诗人的衣服。这一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明亮和独特,也与前文的"朝暾"形成了呼应。

最后两句:"眩然九阳游,谁云在环堵。"表达了诗人的心境和追求。"眩然九阳游"意味着诗人仿佛置身于明媚的阳光之中,感受到了宇宙之大和自然之美。"谁云在环堵"则表达了诗人的自由之心,他超越了尘世的束缚,不再受限于环境和境遇。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山林景色、春雨和太阳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向往,同时展现了他内心的明亮和追求自由的态度。这种对大自然的感悟和对人生境遇的超越,使《晞阳轩》成为一首富有诗意和启示的诗词作品。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xi-yang-xuan.html

相关文章